0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议论文8)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盾所处的时代背景,茅盾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时要记住文中的主要论据,和这些论据所证明的论点;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法主要是归纳法中的例证法,认知本文在列举论据时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本文成功之处;识别文中运用比喻和层递修辞手法的地方。
这是一篇文艺专论。作者从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两个方面评论了《水浒》的长处。文章指出,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人物的一切,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两大特点;而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疏密相间与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则是《水浒》结构上的特征。所以,我们在学习本文时,需要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中心论点
作者从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两个方面评论了《水浒》的长处。文章指出,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和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人物的一切,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两大特点;而结构上的特征是: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疏密相间与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从而得出结论:《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最值得学习。
2.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例证法证明论点,这是归纳论证法中的一种,顾名思义,也就是举例论证的意思。例如:文章以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为例,阐述了小说人物描写上的两个特点;以林冲、杨志的故事为例,说明了结构的特点。
《论语十则》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解释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辩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概括各条语录的大意,识别这些语录中运用排比、对偶、比喻修辞手法的地方;熟读这十则语录,记忆其中的名句。
对本文孔子教导学生时所说的十段话进行掌握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儒家倡导“好学”,孔子这十则语录都与好学相关。孔子所说的学习,包括读书、治学,也包括做人,是增长学识与修养道德的统一。掌握这一观点,对我们进一步掌握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会大有帮助。
1.中心论点
这十则语录的核心都有一个“学”字,这里的学,包括读书、治学、做人,是增长学识与修养道德的统一。具体分析起来:
(1)孔子把“好学”精神放在很高地位,他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需要好学上进,做一个既有学问又有道德的人。
(2)孔子对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不知而不温”,“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强调只有谦虚、谨慎,永不患得患失,永不自我满足,方能不断有所进取。“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主张具有崇高道义和理想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经受得住长期艰苦磨练和严峻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还强调以身作则的力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孔子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要求:一是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二是要以学为乐,持之以恒:“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三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四是要主动求教,“就有道而正焉”,乐于切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五是要善于思考,学思结合,学活思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修辞手法
这十则语录主要运用了排比、对偶、比喻、反洁等修辞手法。排比句如“学而时习之”一则。对偶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比喻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反诘句如:“何有于我哉?”等。
3.这十则语录,往往还是考试的命题作文。
【0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议论文8)】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垄断和竞争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意识的起源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人的本质
- 【公共课】自考《毛邓三概论》真题练习:社会主义宏观调控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种树郭橐驼传》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对立事件的概念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矩阵的转置的性质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F分布的性质
- 【公共课】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练习:经济规律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特征值与矩阵
网友关注视频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