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西方经济学”笔记(1)
第一章 导言
一、主要问题提示:
1.稀缺性
(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
(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机会成本
(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6.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定义。
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
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7.经济学的划分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8.理论
(1)理论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定义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
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
假说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
(2)理论的形成。
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
这一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种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
(3)理论的表述方式。
第一,口述法,或称叙述法。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
第二,算术表示法,或称列表法。用表格来表述经济理论。
第三,几何等价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来表述经济理论。
第四,代数表达法,或称模型法。用函数关系来表述经济理论。
二、典型习题解答:
1. 填空题(2003年5月试题) 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性。
答案:相对
提示:在理解稀缺性的概念时,要注意稀缺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2. 填空题(2003年7月试题) 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什么 应该是什么
提示:注意掌握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含义。
3. 判断正误题(2003年5月试题) 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答案:×
提示:注意掌握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各自的含义及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4. 判断正误题(2003年7月试题) 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答案:×。
提示:注意存量与流量的含义。
【自考“西方经济学”笔记(1)】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中晚唐诗派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子弟书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一祖三宗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形式派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元曲四大家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性灵说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阳湖派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周情柳思”
网友关注视频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