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出塞》解析
《出塞》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作者王昌龄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首七言绝句,是王昌龄的边塞诗之一。诗人慨叹边塞战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能有英勇的将领来保卫国家的安宁。
注意本诗主要运用了历史典故,来体现多重寓意,主要为后两句。表面上作者有感于当时边患无穷,唐将无能的现状,呼唤汉将军李广之辈的人出现,明写汉将,意指唐将。
诗句中就蕴含着多重对比因素:将历史与现实对比,汉将与唐将对比,有用与无能对比,边关安宁与边患不断对比。从而体现出诗人的多重情意:歌颂李广,讽刺唐将;失望于当前,希望于今后。
下面的题目有助于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
1、仔细阅读课文,简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从抒情角度看,诗的前两句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1)诗人慨叹长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希望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安宁。(2)借景抒情。解答题目时要注意:本题旨在考查对本诗的主题思想、抒情方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在答题时要理解本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感叹边塞上战争的连绵不断及其带来的人世间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国家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宁。
2、(2001、7、自考题目)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互文见义手法的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
b、竭石滩湘无限路
c、江枫渔火对愁民
d、巴山夜雨涨秋池
本题考查的是对本诗抒情方法的掌握情况。
【2013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出塞》解析】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工学】自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3)
- 【工学】自考“社会保障概论”资料(8)
- 【工学】自考“社会保障概论”资料(5)
- 【理学】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9)
- 【理学】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5)
- 【理学】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19)
- 【工学】自考大纲: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2002年9月版)
- 【理学】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17)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