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33
《秋兴》 杜甫 七律中的代表作
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国运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际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深厚。
文章中心思想
杜甫写作此诗时,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仍无法实现。诗人面对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悲秋是古代诗歌中习见的主题,而杜甫此诗,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国运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际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深厚。
全诗绘景抒情联系密洽,浑然一体。首联融情入景,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引起流寓在外的伤悲情怀。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颈联移情于景,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展开联想,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彰显乡思之深长、浓烈。尾联则以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烘染心情之落寞惆怅、阴沉苍凉。全篇情景交融,意在言外。
这首诗是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艺术上已臻精美圆熟。全诗章法谨严:首联总领秋风秋露秋树秋山秋水;颔联分写江上波涛和山间风云;颈联错落为山间丛菊和水上孤舟;尾联则以急促的砧声渲染整体气氛,关合全篇。颔联、颈联的对偶极为精当工稳,山与水对照,情与景相得,句式又富于变化;尤其是颈联两句,语意双关,于平易流荡中显出新警奇特,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33】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 【公共课】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 【公共课】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 【公共课】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 【公共课】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练习: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12.08)
- 【公共课】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 【公共课】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 【公共课】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网友关注视频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