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毛邓三”考点串讲(14)
第五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演进,将分为三个互相衔接的历史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是列宁和斯大林。
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经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他还正式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提出区分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三个标准: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集团化、消灭剥削阶级并以此为基点。斯大林过分强调俄国重工业的发展,脱离了俄国的实际,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我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虽然作过有益的探索,但是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存在不少错误观念。
从1957年后到文化大革命,关于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对社会形式错误的估计,没有看清我国的国情与所处的社会阶段,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运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
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l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l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一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同时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一)必须统一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2.首先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还很不成熟,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不能急于求成。所以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这样才能同“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线。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因此有某些相似之处;
2.两者的社会性质不同。具体体现在:①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已经成为主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后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②主要矛盾不同,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后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尚未解决。③根本任务不同。前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后者的根本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以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
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样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而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化程度还不高,所以在很长时期内不可能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不可能彻底消除封建残余和资本主义影响,从而进入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中,现代化的含义在变化,各国经济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不可能是l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l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现代化,也远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提出的工业化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可见,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二)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一,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
第二,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
第三,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四、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最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012年自考“毛邓三”考点串讲(14)】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2016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人民调解法律制度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 2016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侵犯财产罪概念、分类
★ 2016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渎职罪的概念、分类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一)》真题练习:洛必达法则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阅读选择题
- 【公共课】自考《英语(一)》真题练习:概括大意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
- 【公共课】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练习:历史事件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矩阵的计算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协方差
网友关注视频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