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7年10月“邓小平理论概论”串讲资料(23)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引言:“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在香港问题上得到完满实现。它也必将促进 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
一、章节结构与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实施;理解“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与两岸关系问题的解决;掌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意义
――介绍“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过程、基本内容、依据、意义及在香港问题上的实践。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
――主要讲述党中央现在对台的一些重要原则。
二、重难点分析: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从提出到最终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形成:
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
第二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成熟:
以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和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为标志。
第三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
以1984年邓小平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代表团的谈话为标志。
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这样“一国两制”就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这一构想的法制化表现在:
1984年中英签订《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签订中葡签订《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在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接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也相继出台。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涵义可以概括为: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就其详细内容来讲,可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
(1)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香港、澳门、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中央人民政府将赋予这些地方以高度的自治权,实行上述所有的政策的前提就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政府即中央人民政府。决不允许搞“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
(2)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两种制度都不变的思想。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己经建立了巩固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12亿多人口广大地区实行社会主义,这是主体。同时,允许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样做,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
(3)保证港澳台地区的高度自治与稳定的局面。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将享有更多的特权。
总之,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长期不变。实行“一国两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既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国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利,对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都有利。因此,实行这一国策应该保持长期不变。
3、“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
(1)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心向祖国,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休戚与共。“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为此,实行“一国两制”就必须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
(2)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愈来愈鲜明地表现出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这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是其产生的思想基础;
(4)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力量所在。
【自考07年10月“邓小平理论概论”串讲资料(23)】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单个资本的循环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单个资本的周转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意识的本质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君主立宪制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认识的反复性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 【公共课】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练习:最常见多发的债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概率求法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张中丞传后叙》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词汇
- 【公共课】自考《英语(一)》真题练习:词汇
- 【公共课】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练习:系统总线的类型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均匀分布
网友关注视频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