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7年10月“邓小平理论概论”串讲资料(18)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思想上保证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形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十分强调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现代生产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智力活动越来越成为主导性的、决定性的活动,物质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精神领域活动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人知识经济的阶段。根据现代生产发展的这一新特点,邓小平强调“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既要靠法制,也要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邓小平认为,宣传、教育、理论、文艺等方面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但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因此,创造出更多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就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且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理解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致性:
(1)指导思想一致。二者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科学内涵一致。二者都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
(3)奋斗目标一致。其根本目标都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标。因此,它是最先进、最优越、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精神文明,在本质上高于其他一切类型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要保证其符合社会主义的思想要求和制度要求,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方法论指导;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培?;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一座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宝库,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所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木目标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明确地把培育“四有”公民规定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也体现了邓小平和我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标的一贯思想。
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培育“四有”新人,是指个体素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指整体素质。个体素质提高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就有了切实保证。因此,培育“四有”公民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又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激发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人的素质提高了,就会自觉地以共同理想、道德、纪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有广阔的胸襟、较强的自控力,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容易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也取决于人民的基本素质,人的素质的优劣、高低,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都要以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作为指导和归宿。
有理想,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科学信念。当代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汇到人民群众实现我国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有道德,是指要遵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是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本质特征的。它要求个人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在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代表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方向,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并使“五爱”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体现出来,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文化科学知识可以使人明德达理、陶冶心灵、提高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在当代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缺乏科技知识或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人,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有纪律,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增强法纪观念,自觉地遵纪守法。邓小平认为,要搞四个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在“四有”中,邓小平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因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有效地把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四有”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基础,纪律是保证,文化是条件。“四有”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培养目标,“四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个培育目标的建立,符合教育的规律,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自身成长规律。它要求我们在培?;四有“新人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高奏时代旋律,着眼于建设,着眼于实践,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把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相结合,使培育”四有“新人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自觉的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去奋斗、去完成。因此,培育”四有“公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自考07年10月“邓小平理论概论”串讲资料(18)】相关文章:
★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革命性表现(12.09)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垄断的形成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垄断和竞争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内容和形式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界革命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金融市场学名词解释:欧洲货币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一祖三宗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金融市场学名词解释:基础汇率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二窗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遗民作家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拟话本
- 【文学】2015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四大奇书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