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14)
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依据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固定资本则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则包括用于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的资本。
③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料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不同,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有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五、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1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六、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影响:
①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
②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年剩余价值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2.年剩余价值量及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见书P122)
3.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①它们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率是在依次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碧绿,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②其次,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大雨剩余价值率。只有当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为一次,从而预付可变资本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相等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会和剩余价值率相等。
七、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考察是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八、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1.社会再生产的的两大部类: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一部类,用符号Ⅰ表示。
另一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原理,以及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九、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指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两大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面交换而实现的:一是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个企业之间的交换;二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实现条件: Ⅰ(v+m)=Ⅱc, 这是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 Ⅰ(c+v+m)= Ⅰc+Ⅱc,
第三个实现条件: Ⅱ(c+v+m)= Ⅰ(v+m) +Ⅱ(v+m)
这三个条件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须保持的一定比例关系
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布雷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等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
2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个。见书P131)
十一、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条规律。即在生产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具有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必然趋势。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由的预付资本以及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必然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07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14)】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意识的本质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货币的职能
★ 2016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熟悉合同法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意识的起源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认识的反复性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垄断和竞争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特点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北洋军阀的统治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公共课】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起因
网友关注视频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