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11)
四、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的依据及意义。
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成存在的资本,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3)区分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五、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工作日的延长为条件。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必要老殴打能够时间,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胜利因素和道德因素。这两个界限之间有很大伸缩性,工作日长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从而资本家可以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3)工作日长度的确定。商品交换规律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之后,取得对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工作日长度的确定最终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1)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价值也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当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劳动力价值才能下降,必要劳动时间才能相应缩短。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是个别技术先进企业的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展开激烈竞争,竟相采用先进技术。当先进技术普及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有资本家由此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首先,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其次,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再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是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生产技术的变革为条件的。当代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主要是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生产资料本身只是生产价值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1)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
2)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更不能改变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劳动者在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3)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自动化的机器体系可以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因为该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该企业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
4)如果自动化生产在某个部门得到普及,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将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过来一部分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不仅来自本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来自其他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
六、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部过程。(P.98)
七、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形式
1. 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就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就是按工人的产品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2.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所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3.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但是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形式
【07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11)】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生产关系方面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真理的客观性
★ 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练习: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价值增殖过程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垄断的形成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君主立宪制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矩阵的“数乘”的法则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介词短语意义区分
- 【公共课】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练习: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都江堰》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常规计算
- 【公共课】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练习: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操作
- 【公共课】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练习:存储介质容量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常规计算
网友关注视频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