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认识主体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的自然的物质存在和作为认识器官——高度发展、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存在,是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基础,否则,人就不能存在,也就无所谓认识。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社会性,是指这里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再次,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不开的。所谓认识主体的历史性,就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每一个时代主体的认识都代表、反映那个时代的水平。最后,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所谓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是说认识主体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通过劳动改变世界使之适应人的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三,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其层次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个体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个人。个体的人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由感官和大脑去反映外部事物,从而产生认识。群体虽然是由个体所构成,但群体的认识不同于个体,摆脱了个人的某些局限性,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
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种性质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正好一致。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认识主体】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真理和谬误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热点推荐:
公共课
- 2020-11-17【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二项分布的概率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第二部分
- 2020-11-17【公共课】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1)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2)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3)
- 2020-11-17【公共课】2012年10月自考时事政治考前练习(4)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自考毕业】河北自考电子商务专业(独立本科段)毕业条件
- 【自考毕业】河北自考国际经济与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毕业条件
- 【自考毕业】河北金融专业(专科)毕业条件
- 【自考毕业】河北自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毕业条件
- 【自考毕业】河北自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毕业条件
- 【自考毕业】河北保险专业(独立本科段)毕业条件
- 【自考毕业】河北自考监所管理专业(专科)毕业条件
- 【自考毕业】河北自考调查与分析专业(独立本科段)毕业条件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