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09年自考版面设计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版面设计
课程代码:4839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版面设计》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科段)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此课程以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为基本内容,以版面视觉功能设计为前提,强调学习版式设计的基本规律和理论,注重版式的创造性研究。版式设计是一门设计的基础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对图形元素的编排处理。对于它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无疑会为其他诸如广告、包装、报纸、网页、样本手册等提供更加有效的创意和设计平台,更好的为视觉传达设计服务。这门课程对于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的学生也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规律并与实践有机结合。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以点带面的思维能力培养,使考生熟练的掌握基本编排技能,包括形态、色彩、肌理、空间、体积、构图的形式感等。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版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考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是《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设计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二章 商业版式设计原理及规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主要是认识版式设计的特征及分类,以及与其他设计学科不同的表现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及构成(重点)
理解:版式设计构成的形式法则
(二)版式设计的视觉语言(重点)
理解:版式设计的视觉语言
(三)版式设计内容及处理方法(一般)
应用:版式设计设计方法
第三章 商业版式设计基本方法与应用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节主要是学习版式设计的具体方法和应用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商业版式设计的方法(次重点)
理解:版式设计的具体方法
(二)商业版式设计的应用(重点)
应用:版式设计的具体应用
第四章 版式的视觉流程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节主要是学习应用版式设计的不同排版方式,版式设计中视觉的导向。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不同的视觉导向在版式设计中的表现(重点)
应用:七种视觉流程的应用
第五章 文字的编排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节主要练习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位置安排和主次表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正文、标题的位置(一般)
应用:正文、标题的位置
(二)文字的大小、字号、字体的设计编排(重点)
应用:文字的大小、字号、字体的设计编排
第六章 图形的编排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节主要讲述图形在版式设计中的位置、面积的编排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图形版式设计的类型(次重点)
理解:图形版式设计的类型
(二)图形的版式形式(次重点)
应用:图形的版式形式
(三)图形编排连页设计(一般)
理解:图形编排连页设计
第七章 商业版式设计与指导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节主要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实战练习,细致体会版式设计的表现语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形式美与商业版式设计练习(重点)
应用:形式美与版式设计要素的具体运用
(二)骨骼在商业版式设计中的应用(重点)
应用:骨骼的设计排列对整个版式的影响
第八章 设计作品欣赏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现有的审美观念,对精品案例进行专业分析,了解国内外设计动态及潮流。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商业版式设计》 陈瑛 冷先平 吴志勇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考生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认真阅读指定教材,对考核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要弄清、弄懂,以便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做好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考生应在重视教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课程设计的训练和实践。
3、努力提高基本技能。好的课程设计离不开熟练的技艺表现力,要将提高基本技能水平和课程设计实践相结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考生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5、综合设计是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课题进行综合表现的设计行为,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层次的考核。考生应加强综合设计练习,理论联系实际,有效的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应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启发引导。
5、辅导要注意指导考生加强本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独立创作,不断提高观察和思维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助学学时:本课程6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108学时,其中助学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第二章 | 商业版式设计原理及规律 | 16 |
第三章 | 商业版式设计基本方法与应用 | 16 |
第四章 | 版式的视觉流程 | 20 |
第五章 | 文字的编排构成 | 20 |
第六章 | 图形的编排构成 | 20 |
第七章 | 商业版式设计与指导 | 16 |
合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
3、商业版式设计课程的考核采用作品考核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4、图幅要求:8开。
5、考试要求:把握版式设计的主要方法,构图合理,字体选用恰当,图形文字编排舒适,具备视觉导向功能,主次分明,体现现代设计感。
六、题型示例(样题)
任选一:
1、报纸版式设计1/4版
2、杂志封面设计
3、产品说明书。
要求:图文并茂,注意字体、字号、字间距的编排以及与插图、图片、照片、图形之间的编排。
【天津09年自考版面设计考试大纲】相关文章:
★ 2015年全国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第三章
热点推荐:
教材大纲
- 2020-11-17【教材大纲】2005年高自考全国统考课一月七月时间安排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7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用书目录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7年湖北调整更新部分自考课程考试大纲和教材的通知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6年10月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华东区协作统考课程教材考纲书目表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6年10月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目表
- 2016-06-29【教材大纲】2016年10月福建自考面向社会开考专业理论课程考试使用教材目录
- 2016-06-29【教材大纲】2016年10月四川省自学考试使用教材
- 2016-06-29【教材大纲】2016年10月云南自学考试开考课程使用教材目录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毛邓三》真题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动力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行列式的计算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商品的价值量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社会总产品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连续的定义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形容词的意义区分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矩阵的计算性质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抒情方法
网友关注视频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