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689)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体育测量与评价》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一门通过对人体整体测量和局部测量来探讨人体的类型、特征、变异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体育科学领域的人体测量与评价亦不例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能够系统的了解人体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人体测量的技术以及有关身体指标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从而更好为运动训练和健身指导提供科学的咨询。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测量与评价的理论与测试方法两部分。测量与评价理论包括: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及其检验、测量尺度(量表)、评分方法及评价量表的制定,人体生长发育的评价与预测等。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测定;身体成分、营养状况及成熟度的测定;疲劳的评定,心理素质的评定等规范化的具体操作方法。
测量与评价理论与测量方法,均以体育统计、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及运动生理学为基础理论,而且同技术学科及教育、心理学科的关系亦较为密切。所以人体测量与评价这门学科,只有在上述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基本内容。
2、理解测量的三性理论,掌握三性检验的方法,理解评价的基本过程,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和量表。
3、掌握人体形态、机能、素质、运动能力测量的基本技术。
4、掌握人体测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体育评分方法。
(三)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体育统计学在这门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正态分布理论在人体测量与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生理、生化、运动解剖课程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希望应试者能对这两门高度相关课程有较深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测量与评价理论
(一)课程内容
测量的三性理论;评价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标准;形态发育的评价、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评价。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保证测量准确的三性理论(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理解并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掌握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测量的三性理论,掌握测量的基本技术、评价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熟练掌握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难点在于人体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本章也是考试的重点所在。
第二章 人体形态测量
本章专门介绍了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以及姿势、体型、骨骼年龄的具体测量技术和生长发育的评价。应试者应能够理解基本的概念,熟练掌握具体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心肺功能测定;第四章、身体素质的测定;第五章、一般运动能力的测定;第六章、营养及身体成分的测定和第二的要求基本一致。应试者能够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熟悉测定的内容、掌握基本的测量技术。
第二章到第六章的考试重点在形态、机能、素质、运动能力、身体成分、营养的测量的内容上,具体技术不作考试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识点。如简答一些具体生产操作有关内容。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如:测量的三性理论,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等。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人体测量与评价》,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方法技术类课程,内容多,难度适中,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这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体育统计、人体生理解剖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进行学习。
通读教材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考试的基本知识点,自学要求的内容,注意对各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
认真完成教材中每一章后的习题和思考题,能够更好帮助应试者掌握课程相关的内容。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概如下: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40%.
3、试卷难度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四档的分数点的比例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计算题(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判断题
如:可靠性高的测量其有效性也一定高。
二、填空题
如:测量的量表可分为 、 、 、 四种。
三、简答题
如:简述测量三性理论及其关系
四、综合计算题
如:给出一组数据,让应试者根据这组数据,运用正态分布理论作出此变量的评价标准。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江苏自学考试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大纲】相关文章:
★ 2016年10月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教材考纲书目表
热点推荐:
教材大纲
- 2020-11-17【教材大纲】2005年高自考全国统考课一月七月时间安排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7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用书目录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7年湖北调整更新部分自考课程考试大纲和教材的通知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6年10月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华东区协作统考课程教材考纲书目表
- 2016-09-01【教材大纲】2016年10月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目表
- 2016-06-29【教材大纲】2016年10月福建自考面向社会开考专业理论课程考试使用教材目录
- 2016-06-29【教材大纲】2016年10月四川省自学考试使用教材
- 2016-06-29【教材大纲】2016年10月云南自学考试开考课程使用教材目录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考务考籍】安徽2010年1月自考87992名考生参加
- 【成绩查询】吉林2012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时间通知
- 【考试安排】上海2012年自考中英合作专业考试安排
- 【考务考籍】四川宜宾2010年1月自学考试9日开考
- 【自考毕业】2016年陕西工运学院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报名及考试安排
- 【考务考籍】山东青岛2010年1月自学考试顺利结束
- 【考试安排】2012年陕西自学考试4月、10月课程安排表(专科/基础科段)
- 【考务考籍】江西2010年1月自考22.18万考生参加
网友关注视频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