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考考前提醒
一、应考
1、考前坚持每天模拟一次考试,做一份试卷,可以使考生从容应对正式的考试。历年试题是最好的“模拟题”,中国教育在线自考频道收集整理了历年自考试题,考生可免费下载使用。下载地址:http://search.zikao.eol.cn/exam_index.php
2、进考场前,最好将学科常考点、必考点、易混点在头脑中过一遍,理清知识体系,切忌做一些较难的习题。
3、考试当天出门前,要检查考试相关的证件和工具是否带全,如:身份证、准考证、橡皮、钢笔、2B铅笔等。不能带各种通讯工具、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等物品入场。
4、考生接到试卷后,先写上姓名、准考证号码,然后迅速将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答卷铃响后,立即答好简单、熟悉的试题,对较新颖的综合题,审题要慢、细,先慢慢回忆、检索解题信息,寻找突破口,找到线索后,迅速书写解答要点。解答题只写要点(即得分点),省略非主要步骤,对选择、填空题要善于压缩时间,切忌“小题大做”。
5、要注意卷面的整洁、工整,格式要规范,表达、作图要符合常规,做好这些感情投资,可增加卷面分和印象分,防止不当失分。
二、心态
临近考试,考生一般都很紧张。心理学表明,适度紧张有利于大脑保持最佳状态,但是不要紧张过度,以免造成考场发挥失常。您可以适度的深呼吸或到室外进行运动等等。在这段时间里,复习不充分的考生,可能会有放弃考试的念头。建议考生:无论是临考前,还是在考场上,都不要轻易放弃。毕竟您已经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去辛苦的准备。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好:“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则肯定失败”。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考完。
三、考前必做
临考前一周,重中之重就是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在这段时间,大家应该在复习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对照大纲自己总结一个提纲,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形成一个适合自己记忆的知识网络,知道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掌握好,利用临考前的这段时间把欠缺的地方补上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考生此时以书本为主,每天早起半小时、晚睡半小时,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段时间是一天中较佳的记忆时间,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高效记忆。关于记忆的方法,您可以找张白纸,将相关知识点默写,再核对书本,将漏写或错误的知识点重点消化和记忆。虽说此时要回归书本,但也需一定题量的训练。最好将历年的考试真题再复习一遍,重点是当时做错的题目,确保不遗漏知识点,然后多做几套历年真题。
【2013年1月自考考前提醒】相关文章:
考生必读
- 2016-06-15【考生必读】新生必读:自考专业选择三考量
- 2016-06-15【考生必读】各地2014年自考报名费用汇总
- 2016-06-15【考生必读】报考指导:哪五类人群适合自学考试
- 2016-06-15【考生必读】哪些人适宜自考
- 2016-06-15【考生必读】民办校新生三渠道了解自考政策
- 2016-06-15【考生必读】自考生考研需注意的事项
- 2016-06-15【考生必读】挑选自考辅导学校 口碑最重要
- 2016-06-15【考生必读】自考辅导班:考生要谨慎选择学习方式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自考报名】四川2012年7月自学考试报名报考须知
- 【考务考籍】2015年上半年内蒙古自考毕业审定工作通知
- 【考务考籍】陕西自考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等专业停考及此前停考专业毕业证书颁发时限通知
- 【自考报名】长沙岳麓区2012年7月自考点考报名通知
- 【自考报名】广东肇庆2012年7月自考报名时间安排
- 【自考报名】北京2012年7月自学考试报考工作通知
- 【自考报名】四川内江2012年7月自考网上报名须知
- 【考务考籍】2015年浙江自考办理课程转考的程序
网友关注视频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小学英语单词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