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写作(一)考点:间接抒情
所谓间接抒情,即通常所说的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理。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蓄的,是让读者感受其情,体味其情,琢磨其意蕴。
1.寓情于事,是把感情的抒发寄寓在叙事写人之中
这时的叙述和一般的叙述不一样,是用来抒情的手段,蕴含着明显的主观因素和感情色彩。因此不要求对事件的全过程或人物的事迹做细致完整的交代。比如,巴金《埃尔克的灯光》叙述自己的一个姐姐婚姻不幸,寂寞死去情况,作者把自己与家乡之间的深情融注于叙事之中。这样的叙事抒情委婉、含蓄,看着淡,实则情意丰富,感人至深,耐人寻味。这样的抒情技巧是以无技巧的状态出现。
2.寓情于景,即借景抒情
古人云“感时之作必借景以形”。把强烈的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字字关情”;或触景生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抒情之语,使画中有人,景中有情,情随景走,情景交融,以增强感染力。如冰心《往事》写与弟弟谈论人生,就满怀深情地写了大海的景象,属于寓情于景。
3.寓情于物,即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抒发情感
如王夫之所言:“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物化情感,托物寄意,委婉曲折地表现感情。
4.寓情于理,即结合议论抒情
它把情感寄托在说理之中,情带着理出现,理包含着激情,既抒发了感情,又扩大了认知的深度;既说明了道理,又附着了个性的光彩,收到感染力和说服力两重效果。此时的议论不要求具备完整的逻辑系统,往往是一个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论断。传统经典作品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是情感与哲思融为一体的杰作。
以上介绍的基本抒情手法既可单独运用,也可综合运用。而且,为了进一步增强抒情效果,还应采用一些抒情技巧。
【2015年自考写作(一)考点:间接抒情】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外贸英语函电教材大纲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中药制剂分析教材大纲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卫生政策与法规教材大纲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英语泛读(三)教材大纲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临床医学概论教材大纲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材大纲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中药药理学教材大纲
- 【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教材大纲
网友关注视频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