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写作(一)考点:文学写作聚思
文学写作的聚思活动是在意象思维的框架中展开的。所谓意象思维,是指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东西来说明某种抽象的观念或原则。在文学聚思中,意象思维是通过塑造审美意象来达到某种带有文学艺术情趣的思想境界。这一活动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聚思对象的确定
首先是对进入选题活动的外物再行甄选,明确聚思的对象。由于作者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经选择培育,同一对象在不同作者的艺术聚思中被情感化、审美化为不同的物象。
2.意象含义再认识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在这里是客观物象与主观心灵融合而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象”。在意象形成中,作者对物象自身的含义进行探索,从方式来看,或表现为直觉把握,按审美原则重新规定它,概括出新的意象。比如长江三峡的神女峰,在浩瀚的大江之畔,群峰之间,青云缭绕,本来就是美丽的审美意象,而作家对这个意象加以再认识,创造了巫山云雨的神话。
3.赋予物象特定的意味
当物象自身的规定性不能表现主体情感与意志时,写作主体会移情于物。比如人对理想、爱情等一切美好愿望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中不断“搁浅”,构成一种悲剧性的矛盾情境,作家会将这种悲剧情感意味寄托于特定物象中,舒婷诗歌《船》的创作便是典型的一例。
【2015年自考写作(一)考点:文学写作聚思】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考务考籍】2014年4月蚌埠自考转考办理通知
- 【考务考籍】2015年10月重庆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将调整
- 【考务考籍】2014年上半年北京自考中英合作专业课程考试资料下发通知
- 【考务考籍】2014年4月重庆江北区自考成绩转出及免试工作通知
- 【考务考籍】2014上半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考考后信息
- 【考务考籍】新疆监狱系统组织599名服刑人员参加自考
- 【考务考籍】合肥教育考试院5日外出无法接待咨询
- 【考务考籍】2014年襄阳市教育考试院办公电话更改公告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