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李白的绝句
李白的绝句
李白诗歌的美是多样的。除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外,还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这主要体现在他那些随口而发、颇多神来之笔的绝旬里。在李白的近体诗里,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例如: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开元十二年(724)从峨眉山沿平羌江东下至渝州时所写,已经出现了李白日后诗中的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那种奔放的气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王昌龄的遭贬寄予无限同情,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全都灵光一闪地反映了出来,脱口即成绝唱。
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和送别诗为多,也写得最出色。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类的七绝佳作,在李白诗中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那无穷的余味,所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
绝句体制短小,适于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可它离首即尾,易流于浅露,所以绝句贵在含蓄。但若刻意锤炼,又易流于斧凿,所以绝句又贵在自然天成。李白的五言绝句,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做到了既自然,又含蓄,这是绝句的最高境界。《独坐敬亭山》是一首写片刻超然意趣的佳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会,感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了。诗人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仿佛毫不费力,但在相看两不厌的人与山的冥会中,似有未曾说出且不必说出的无限情思在其中。《劳劳亭》借春风有情来写离别之苦:“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说春风吹过而柳色未青,似乎有意不让人折柳枝送别。话语极为明白易晓,景物很简单,情思也只是灵心一闪的感悟,蕴涵却委曲深长。
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极为明显,在他159首绝句(五绝79首,七绝80首)里,拟乐府民歌的作品约45首,占了近三分之一。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之作,如《静夜思》、《秋浦歌》、《玉阶怨》、《越女词五首》等。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所以明人胡应麟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诗薮·内编》卷六)
【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李白的绝句】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教材大纲】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领导理论
- 【教材大纲】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
- 【教材大纲】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激励理论研究
- 【教材大纲】自考“中国法制史”考试大纲隋唐的法律制度
- 【教材大纲】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教材大纲】自考“中国法制史”考试大纲清朝的法律制度
- 【教材大纲】自考“中国法制史”考试大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 【教材大纲】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网友关注视频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小学英语单词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