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一前6世纪中)五个多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小雅》中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不在305之数。
关于《诗经》的收集,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如刘歆说:“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僮谣、歌戏。”(《与扬雄书》,《全汉文》卷四十)班固也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这说明,上古有自上而下的诗歌采集制度。《诗经》的收集还有“献诗”的渠道:“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国语·周语上》召公语)“献诗”的说法比较早,产生于先秦时期。
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司马迁首发此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周乐,所奏各国的诗歌及雅、颂,其编排次序大体与今传《诗经》相同。而这一年孔子只有8岁,当然不可能删订《诗经》。今人一般认为,《诗经》的编订,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们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定的。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
今传《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编辑,这大概是久已有之的分类法。其分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南宋郑樵就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昆虫草木略》)“风”,是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今人普遍赞同这个看法。
先秦时,《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三百篇》,到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汉代首先传授《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分别称为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齐、鲁、韩三家《诗》于魏晋到北宋期间相继亡佚,只有《毛诗》流传到今天。
【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诗经】相关文章:
★ 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诗经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 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诗经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练习:经济法的概念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生产力的相关知识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象征手法
- 【公共课】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练习:鲁迅的白话文小说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无偏估计的概念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一)》真题练习:曲线水平渐近线判定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行列式运算
- 【公共课】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练习:输出设备
网友关注视频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