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九章(6)
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一、曾思懿与曾皓之间。
曾思懿与曾皓的冲突是封建家庭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剧中共有3次冲突:
1、曾思懿策划了一场中秋讨债的戏,目的是使曾皓被迫交出存折。
2、曾思懿不顾众人反对,强要送曾皓去医院。名为救人,实是害怕曾皓死在家中,房子买不出去。
3、寿材抵债。
曾思懿与曾皓之间揭示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封建家长的权威也荡然无存,这是封建制度末世的特征。
二、曾思懿与曾文清、愫芳之间的矛盾冲突,既是性格冲突,又夹杂着感情纠葛。
1、曾思懿与曾文清是貌合神离的夫妻,但两人性格对立。两人冲突表现为曾思懿没有一天不给曾文清气受,曾文清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一再忍让。
2、愫芳与曾文清精神上的相爱使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更为复杂曲折。曾思懿总是对曾文清、愫芳笑里藏刀,给愫芳以精神折磨。她视愫芳为眼中钉,却又装出关心愫芳的样子,又盘算着让愫芳做曾文清的小老婆,好侍侯她一辈子。愫芳对她总是忍让,但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却有坚强的一面,并最后出走。
《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
《北京人》中曾皓的棺材,象征封建阶级的灭亡。棺材被爆发户杜家枪了去,有着封建主义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
简析《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1、在日常家庭生活画面中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在曾家内部日常家庭生活中表现人们勾心斗角的紧张气氛和尖锐冲突。
2、对人物性格、心理的细腻刻画,把人物的兴趣、心态等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3、虚实结合、对照、象征等手法。实写现在的北京人,虚写过去和未来的“北京人”。以棺材为象征,表达封建阶级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
【2013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九章(6)】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行列式数乘与矩阵数乘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词意区分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实践
- 【公共课】自考《英语(一)》真题练习:悬垂结构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一)》真题练习:分段函数分段点可导的判定
- 【公共课】自考《毛邓三》真题练习:四个现代化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词汇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喜剧手法
网友关注视频
-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