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文艺心理学》第四章名词解释
第四章 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法则——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意义系统(包括心理蕴含)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规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指性、音乐隆、陌生化和本色化。
2、文学语言层面——文学语言的层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划分,通常可分为四个层面:语言、文法、辞格、语体。
3、叙述行为——叙述行为简言之是运用言词的行为,艺术家的叙述行为就是如何运用言词来创造一个幻想世界的举动。(江西省09年7月选择题)
4、心理唤起——即由简单过渡到复杂,由直白进入曲折,由缓慢发展到紧张的渐进过程。
5、技巧的发生——艺术技巧的发生与人类的原始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是节奏的发生;二是人类的模仿;三是“拟人”。
6、母题——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种模式,一种手法,一种叙述程式或某个惯用语。关键是,“母题”必须是一种程式化、惯例化的文学传统,这也是它与主题的基本区别。
7、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联,通过这种原型意象,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原型具有丰富的心理蕴涵,它常常是人类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与情绪模式的符号化,同时当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8、惯用语——惯用语是为文学史中对于某种主题的惯例化的表达语码。它与原型意象的区别是:前者常常是一个陈述式词组或短句,而后者则是一个名词性的词或词组。
9、形式征服题材——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题材与形式对立、冲突,不是形式消极适应题材,而是形式征服题材,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一条普遍的艺术规律。
10、对立原理——指达尔文提出的,认为人和动物的表情动作,都遵循着“对立的原理”,即某种表情动作是以与之相反的表情动作为条件的。
11、题材情感——指由题材本身所引发的情绪感受。
12、形式情感——指由形式本身所引起的情绪感受。
【2013年自考《文艺心理学》第四章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理学】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十一章
- 【理学】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十三章
- 【理学】自学考试招聘管理复习资料第七章
- 【理学】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十章
- 【理学】自学考试招聘管理复习资料第二章
- 【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资料
- 【理学】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二章
- 【理学】365网友整理行政管理学复习重点2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