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第八章)
第八章 国家政权与民族问题
第一节 民族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族问题:指的是在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差异的存在。具体方面:
第一,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
19世纪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家布伦奇里认为,民族具有八大特征:(1)同居于一地;(2)同一血统;(3)同其肢体形态;(4)同其语言;(5)同其文字;(6)同其宗教;(7)同其风俗;(8)同其生计。
孙中山先生提出过民族的五个特征:(1)血统;(2)生活;(3)语言;(4)宗教;(5)风俗习惯。
民族是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联结起来的人们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第二,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
第三,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
2.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从实质上看,民族压迫是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冒充整个民族的代表对被压迫民族的压迫。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民族与阶级的含义不同。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范围不同。
3.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斗争。
4.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消失也不相同。
民族问题随着阶级问题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产生民族压迫,引发民族运动和民族斗争的根源和条件是阶级剥削,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问题都是由剥削制度引起的。
民族差别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条件。
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
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就是革命和政权问题,其他所有问题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的。
民族问题与革命和政权问题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总问题。
第二, 民族问题直接影响革命和政权的稳定。
民族问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第二,社会主义各民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民族问题是地区民族冲突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首先,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影响该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其次,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
再次,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霸权主义及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第二节 资产阶级国家与民族问题
民族运动是指被压迫民族反对压迫民族、争取民族平等或民族解放的斗争。
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内容和任务:是同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反对封建割剧,要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民族经济中心、民族文化和独立的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级,用血腥手段建立起罪恶、野蛮的殖民制度。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它同整个殖民地问题融合起来,即发展成为整个殖民地问题了,从而使民族斗争变成为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斗争了。
民族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一切剥削阶级在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时,都采取民族主义的态度和方法。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指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是资产阶级最基本的民族政策。具体地说,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民族优劣的观点。
第二, 民族至上的原则。
第三, 民族投降的原则。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就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
民族同化:是指强制性的民族同化,是指统治民族强制推行同化政策,迫使社会上其他民族全体或部分改变其民族特点(例如在语言上、风俗习惯上等给以强制限制)使其成为另一个民族。
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行民族歧视。(2)强制推行民族同化。(3)分化少数民族。
(4)制造民族分裂。(5)借“民族自治”的口号煽动民族分裂。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的性质,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一些民族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不仅不能充分享受法律给予的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而且不能充分享受政治方面的平等权利。
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民族问题任务的惟一正确的途径,它包括民族政权机关的民族化,经济发展的民族化,语言文化民族化等等。
民族问题就是民族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问题,是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的平等的联合。
民族平等作为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全世界一切民族的平等。(2)一切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的平等。(3)各民族之间的事实上的平等。
民族联合可以体现为各民族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而形成的民族统一战线,为建立民族国家而形成的联邦体制,为消灭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进行的互相合作等等。
马克思主义是依据什么提出解决民族问题时,应当坚决反对这两种民族主义:
第一,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第二,根据是人类社会发展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
(各民族交往频繁和资本主义已成熟)
第三,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根本利益。
【2012年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第八章)】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意境论的形成和理论界说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毛邓三概论》真题练习:党的七大
- 【公共课】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练习:主观试题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概率密度函数
- 【公共课】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练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 【公共课】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练习:储存器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湘夫人》
- 【公共课】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练习:世界贸易组织
- 【公共课】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练习:计算机病毒
网友关注视频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