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九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1、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2、中国文化形成的三条件是: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和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的生存系统和与之相应的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3、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的文化。智性文化是相对于德性文化而言的,即重智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
4、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表现在: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5、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6、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
7、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
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8、孟子主张“人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可以通过首先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2、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同化力的典型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中国化。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境内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成的中华文化。
3、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4、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
5、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其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6、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形成的条件是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大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简单的生产劳动能够维系人的生存。这一心态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三是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四是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
7 、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而且由于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8、与集权主义相伴生的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是民本主义。
9、民本主义,即民为邦本的思想,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10、绝对尊君论是由法家提出来的。
11、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本主义与极端形态的暴政和绝对君权论是对立的;另一方面民本主义又和君主专制主义的一般形态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
12、从西周开始的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3、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道家否定有人格、有意志的神。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发展,坚持无神论观点的不仅有科学家、思想家,还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
14、孟子认为,道德四个善端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由此引伸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
15、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表现在教育领域,只有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表现在中国科技领域是导致中国科技的落后。
16、经学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
17、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广泛渗透;二是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的影响;三是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九】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矩阵的性质及运算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漱玉词》
- 【公共课】2015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考点: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 【公共课】2015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考点: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
- 【公共课】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练习:经济全球化
- 【公共课】2015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考点:水法
- 【公共课】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练习:维新变法相关知识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事件不相容
网友关注视频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