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资料(5)
第二讲 茅盾研究中和矛盾
学习目标:
1、茅盾前后期的文学主张;
2、《子夜》的成就;
3、茅盾创作的艺术风格;
学习内容:
一、茅盾的生平、经历;
二、茅盾的文学主张及形成的原因
1、早期的文学主张:茅盾是“人生派”的倡导者,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于人生要有意义;
2、30年代后的文学主张: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唤醒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由此而形成在创作上表现出政治倾向(理性)与生活的真实性(情感)的矛盾。
3、原因:
(1)茅盾是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文坛的,必然主张文学要对时代和社会作出反映。
(2)较早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修养;
(3)有开阔的思想、生活和艺术视野;
(3)适应30年代生活内容的变化;
(4)受外国作家,特别是托尔斯泰的影响;
三、茅盾创作的成就
(一)开始新的文学范式。
30年代,茅盾是小说领域里的代表,创作了《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小说,这些小说是属于一种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是在五四“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小说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的深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并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影响深远。
这类小说与五四时期张扬个性的“为人生”的小说不同,它是以全景式的方式反映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为主,所以与五四时期的小说划分开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标志。
后来人们把这种小说称之为“社会分析小说”。
社会分析小说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2)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
(3)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相关;
(二)茅盾小说的艺术风格(以《子夜》为例说明)
1、在题材的选择上,注重其时代性和重大性,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
《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反映出整个大时代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
(1)帝国主义侵略下30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
(2)农民的爆动、中小城镇商业的凋残、市民阶层的破产;
(3)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毫无出路;
(4)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与爱国抗日运动的最初发动;
2、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茅盾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历史客观条件、客观环境造成了人的特点,所以,茅盾总是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现人物性格及其发展,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吴荪甫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1)与官僚资本家赵伯韬的关系;
(2)与工人的关系;
(3)与农民的关系;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特殊的时代,吴荪甫的性格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一方面是自身具有浓厚的封建性,造成他处于孤立的位置;另一方面中在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感到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形成了本质上的软弱;
吴荪甫的悲剧命运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引走了阅读感情的复杂性:
(1)他是一个自私、贪婪、专断、残酷、内心平庸的民族资本家;
(2)他身上体现出的强悍的生命力是我们柔弱的民族性格中所缺乏的,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所不断呼唤的人物。所以,他失败的结局自然引起读者的同情。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资料(5)】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法学】07自考“民事诉讼法”第七章笔记
- 【法学】08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串讲资料(15)
- 【法学】07自考“国际私法”串讲笔记第二章
- 【法学】08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串讲资料(14)
- 【法学】07自考“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笔记
- 【法学】08年1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重点
- 【法学】07自考“国际私法”串讲笔记第一章
- 【法学】07年10月“经济法概论”案例题串讲笔记(1)
网友关注视频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