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8)
第三章 语汇
第一节 语汇的性质
一、语汇的含义
1、语汇: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包括“词”和“语”两部分。“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是由两个以上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的语言片段。
2、语汇和词有何不同:语汇也可以叫做词汇,但说词汇容易被误解为只是指“词”,而词在语法上有专门的定义。语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是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或者指特定范围的词语的集合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3、怎样理解语汇的含义:
(1)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是语言建筑材料。一种语言可以包含成千上万个词或几百个固定词组,如“天、地、山、水”“胸有成竹、一箭双雕”“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但是这些具体的词和固定词组不叫语汇,只能叫词或语。
(2)语汇也可以指-个人或一部著作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如“鲁迅的语汇”“莎士比亚的语汇”“《红楼梦》的语汇”等等。
4、语汇的作用:
(1)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语汇,“语言”这座大厦将无从建起。
(2)使用语言必须使用语汇,语音就是词语的发音,语法是关于词语组合的规则,语文的基础是词语的意义。
(3)一种语言语汇越丰富,表现能力就越强;个人掌握的语汇越多,越有利于表达思想。
二、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1、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1)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3)语汇在发展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
2、为什么说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1)任意性是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理据性是指语言中有相当多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
(3)语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词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词汇不断丰富的手段。
3、为什么说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1)普遍性指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语言中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如客观事物中有山、河、日、月,各民族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现。
(2)民族性指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不同语言的词语不一定反映完全相同的概念,因而可能在对象、范围、褒贬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
(3)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普遍性使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民族性使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
4、为什么说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
(1)活跃性是指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旧词语逐渐消失,新词语不断产生。从这个角度上说,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跃的。
(2)稳定性是指词汇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约,有极强的稳定性。
(3)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也是统一的。
三、语汇和语汇学
1、语汇作为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也有自己的内部系统和使用规则,也可以建立某些关系类别,研究语汇背后这种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语汇的结构关系和类别的学科就是语汇学。
2、传统语言学将语言结构系统分成语音、语汇、语法三个要素,现代语言学将其分成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要素。本书将其分成语音、语汇、语义、语法四部分。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8)】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文学】2012年自考英语语法基础辅导:非谓语动词
- 【文学】2012年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名词解释(15)
- 【文学】2012年自考“古代汉语”复习资料(2)
- 【文学】2012年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名词解释(5)
- 【文学】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杰出诗人陶渊明
- 【文学】2012年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名词解释(16)
- 【文学】2012年自考“古代汉语”复习资料(5)
- 【文学】2012年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名词解释(8)
网友关注视频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