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37)
第八章 明代拟话本小说
名词解释
拟话本
一、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二、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篇首。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3、入话。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4、头回。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话。故事主体。
6、篇尾。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三、拟话本体制的特点。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四、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
三言
一、《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二、《三言》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主要表现的思想有:
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二拍
《二拍》是明代作家凌濛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一、《二拍》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
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二、《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简述《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冯梦龙受到明末先进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响,是明末宣传进步的社会文学思潮的健将之一。在《三言》中体现了他的一些文学思想:
1、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情”指的是“男女之情”,“情”与代表封建社会意志的“理”相对峙和抗衡。
2、“适俗”的思想。即“通俗易懂”
3、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阐述通俗文学。
简述《三言》的艺术追求
由于拟话本的性质与话本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艺术是也呈现出新的追求。《三言》是比宋元话本雅,而比文人传奇小说俗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其具体手法是:
1、在编织故事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其情节结构或是单线式的纵向发展,故事脉络分明。
2、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等。即使是同一类型,也很少雷同。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将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二是通过富裕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三是心理描写,四是白描手法,五是运用对比。
3、语言使用方面更能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特征。小说基本上使用的是通俗晓畅的白话,也掺杂文言,或半文半白,显得比较典雅而又不失其通俗。
简述《二拍》对拟话本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
《二拍》是明代作家凌濛初的个人独创,它的出现就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性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二拍》中头回成了拟话本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正话的主题起着阐释、反衬、类比的作用。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37)】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对称矩阵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一)》真题练习:偶函数判断
- 【公共课】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练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卡方分布的定义
- 【公共课】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练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 【公共课】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练习:历史人物
- 【公共课】自考《英语(一)》真题练习:阅读理解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解微分方程
网友关注视频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