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学”笔记(17)
#经济漫谈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
1、贴近经济生活
写作经济漫谈要善于观察经济现象,发现经济工作中的矛盾和弊端,探索经济运行的规律,力求使选题和立论贴近经济生活,加强针对性,强化导向效应。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当前,处于一个深化改革的变革时代,人们不仅想知道眼下发生的是怎么回事,还希望知道经济生活将要发生或必定要发生的一些现象和变化。这就要求经济评论尤其是漫谈式的专栏言论的选题立论有点新意,有点前瞻性的独到之见。为此,要求作者的视野更宽一些,视角更新一些,评析更深一些。前瞻性指的是在写作时,善于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全局,通过经济形势的分析,市场的分析,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从一时一地一事的具体动态中触摸经济发展的脉搏,提出带有提示性或预见性的主张和建议,以推动改革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发展。为此,才不致使言论成为“拾人牙慧”之作,而产生一种难能可贵的导向功能。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写作经济评论,时常涉及到经济理论和业务问题、经济术语和名词概念问题、专业门类的种种专业问题,因此,只是就经济谈经济、就业务谈业务,往往会导致“内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的不良效果,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我们做到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在经济言论写作中,虚实结合,就是着眼思想、政治、政策、理论、作风来谈经济业务和经济工作问题。之所以要这样,这是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而政治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因此,唯有从政治与经济、思想与业务、虚实结合上来论述经济工作和经济领域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启迪人们的思想和认识,才能具有思想性和说服力。
深入浅出,指的是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蕴含的深奥的经济规律,以浅显、通俗、明了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谓深入,就是要把握经济规律,对情况有透彻的了解,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至于浅出,决非浅薄、粗俗之意,而是指在对事物有透彻认识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
*赞誉式专栏评论的含义
赞誉式专栏评论是一种运用赞誉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针砭时弊的含义
既能够抓准矛盾,摸清病情,找准“穴位”,敢于切中时弊,又善于针炙诊治,对症下药,旨在提高思想认识,治病求人,祛邪扶正,把事情办好,针砭式专栏评论就是这样一种运用针砭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随感式专栏评论的含义
以随感进行表述的专栏言论,旨在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或困惑,通过提醒、呼吁、启迪、期待等方式,明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愿、感想、预见和建议,以唤起人们的注意,及早地引导舆论,制止或预防某些不良行为、不良倾向、不良后果的发生和发展,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健康地开拓前进。
#赞誉式专栏评论的任务和要求
任务:通过对正面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鼓舞干劲,表彰先进,倡导新风,肯定新鲜经验,唱响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1、赞誉的要求
一是明确赞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那种为赞扬而赞扬的就事论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是对赞誉的对象理应怀有真挚的感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是多侧面的选择赞誉对象。
2、增强赞誉效能的方式方法
一是通过个别上升到一般,以强化引导效应。
二是注重多角度立论,进行别一具一格的赞扬。
三是在说理议论时,恰当地运用对照手法,以反面衬托正面,形成褒贬对照,有助于显示事物的实质和意义。
四是善于通过论辩说理,以赞扬先进,借助论辩,从思想上澄清了是非,也正有效地扶持了正气。
#针砭的指导思想
一、心中有秤,怀揣标尺。(也就是说在选题立论时,务必时时事事以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尺,矢志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既要敢于正视矛盾,切中时弊,又能够积极地对症下药,指点迷津。针砭时弊最忌吞吞吐吐,隔靴搔痒,也最忌冷嘲热讽,辱骂恐吓,而不考虑效果不讲究策略的鲁莽态度。)
二、批评人或事要与人为善,注重政治,考虑效果。(写针砭式言论在批评时常常容易出现简单生硬、片面指责甚至否定一切的情况。因此,在针砭说理时,格外需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承受程度,力求做到尖锐而不失分寸,深刻而恰到好处。)
三、明确针砭的宗旨即针砭个别旨在教育一片。(批评“这一个”旨在触动“这一类”。正因如此,就事论事、消极贬斥均不可取,贵在高屋建瓴,注重说理,深刻分析,在破与立的结合上积极引导,以促使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
#针砭的艺术
1、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2、多侧面寻求新角度
3、以类比、对照、拟人等手法进行生动活泼的针砭
#论辩原则和要求
以诚相见,以理服人。(在开展论辩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盛气凌人、强词夺理、感情用事的情况,以致使人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反感。为此,在论辩时特别要强调以诚想见,平等交流,以理服人的原则和态度。以诚相见,与人为善,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论辩氛围;以理服人,实事求是,也方能产生良好地论辩效果。凡事都有个道理。“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歪理最怕真理。在论辨时,讲不出道理,就难以说服别人,也难以驳倒歪理,对方就不会买你的账。唯有以诚相见,以理服人才有可能体现论辩的意义,发挥论辩的作用,达到论辩的预期目的。)
#随感式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一是善于从矛盾和变动的信息中选取由头,萌发灵机和感想。
二是社会责任心和政治上的远见决定随感的价值。
三是真心实意地同读者交流思想和看法。
应用:简析近期《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的一篇赞誉式小言论。
【自考“新闻评论学”笔记(17)】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应试技巧】2014年1月自考临考前必知的答题技巧
- 【应试技巧】自考前复习要回归教材
- 【应试技巧】自考小贴士:考生在考场不要粗心大意
- 【应试技巧】2014年1月自考生参加自考要牢记时间
- 【应试技巧】自考备考经验:短时间内拿到高分数
- 【应试技巧】2015自学考试准考证信息错误或丢失了怎么办?
- 【应试技巧】自考临场发挥:怎样战胜考试焦虑
- 【应试技巧】2014年自考考试前夕请勿熬夜复习
网友关注视频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