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学”笔记(5)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论点的含义
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论据的含义
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它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作为新闻评论,其思想、观点、论断的提出,唯有当它被有力而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使人信服。)
*论证的含义
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论证的过程,实质上正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也即积极思维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论证包括证实和证伪两个方面。证实,即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自己的论点;证伪则之相反,是用论据反驳并否定对立面的谬误论点。两个方面常常交叉运用共存于同一的论述过程之中。
*论据的种类与运用
种类: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统计数字不是具体而是概括的事实,也不是单个的事例而是事实的总和。恰当的运用数据进行论证,有助于增强评论的说服力。
理论性论据,包括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已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现行的法令、条例;科学的定理和法则;公认的道德规范;古今中外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等。
还有以故事、典故为论据的。
运用论据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
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论据和论点怎样统一
首先要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的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
其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在构思阶段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因此材料越充分越全面,所形成的论点才能更加准确、鲜明。表述阶段论点要统率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因此论据不在多而贵在精。力求置论据于论点的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使论据和论点恰当地融合起来。
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有助于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增强说服力。
1、例证法(以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2、引证法(运用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则、道理,来证明某个具体论点的正确);3、反证法(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即通过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
*虚和实的内涵
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
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虚和实结合的实质(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呢?)
新闻评论宏观上可分为务虚和务实两类,但实际上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要虚实结合。从本质上看,虚实结合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论述具体的工作问题和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透过具体的业务问题,从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作出分析。在论述理论政策性的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读者的思想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虚实结合的重要性
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开了抽象的方面,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于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怎样使新闻评论做到虚实结合
从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和务实性言论的虚实结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说明。
1、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务虚性言论,指的是有关理论、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务虚式思想型评论。写作这一类型的评论容易出现一般化、概念化的通病。在操作时运用以虚带实和寓虚于实的方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
以虚带实,是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联系实际问题或思想矛盾讲清道理,以推动实际矛盾的解决;也指善用事实材料印证和发挥理论观点。
寓虚于实,不是通常所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多用于一些杂文和小言论的写作。
*破立结合的含义
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述中的重要意义
写评论既要说理,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与之有关的片面认识,反对与之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或倾向;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再说,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的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能从事实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破立结合的论述方式
一是从正面立论的评论,则需立中寓破,即在阐述正面观点的同时指明与之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它错在哪里。
二是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也就是在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批评、揭露或论辩的同时,还需指明正确的应当是什么,应当提倡什么,应当怎样去做。唯有掌握破立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善于进行论辩,对于增强新闻评论的说服力,是十分重要的。
*生动的含义
生动风趣的表述,形象的思维以及具体形象的文字等。
【自考“新闻评论学”笔记(5)】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自考报名】安徽省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补报名公告
- 【自考报名】关于延长2016年10月深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报考时间的通知
- 【考务考籍】2016年上半年衢州市自考毕业证书领取通知
- 【自考报名】广西2016年10月自学考试报考须知
- 【自考报名】2016年10月深圳自考报考报名点一览表
- 【考务考籍】黑龙江自学考试部分专业暂时停考的通知
- 【考务考籍】2016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常见事务办理须知
- 【自考报名】关于延长2016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报考时间的通知
网友关注视频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