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笔记串讲8
黄鹂——病期琐事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早年以短篇小说《荷花淀》闻名,50年代后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散文集《秀露集》《晚华集》等。
1.简析本篇的主题意蕴
通过作者在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一系列观感的回忆的描叙,在与童年时代和战争年代的记忆的对照中,表达了对美的事物的倾心与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同时,又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深切理解:揭示了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的道理,从而表达了一个从事艺术创造的知识分子对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2.简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本文的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作者于平易近人处入笔,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文章四次在不同场合写到黄鹂鸟,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美的本质和意境。文章还不露痕迹地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丰富深刻的主题。
3.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有关黄鹂鸟的日常生活画面的叙述和描绘,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美的含义。
本文先是从作者童年时代的往事娓娓道来,随意亲切,虽然并没有正面描绘黄鹂鸟,但处处渲染、衬托出黄鹂鸟的美丽,这是虚写;然后作者通过对四个与黄鹂鸟有关的生活场景片段的记叙,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美的含义。
听听那冷雨
作者:余光中,著有诗集《白玉苦瓜》,散文集《左手的缪司》《听听那冷雨》等三十余部作品。
1.简析《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
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2.简析本文运用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将多种意象会聚于统一意境的结构特点
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
3.举例分析本文采用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及作用。
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4.简析本篇的语言特点
本文的艺术上的特色,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助于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的语言加以表达的。本文语言凝练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笔记串讲8】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06年4月人大版“政治经济学”串讲第四章
- 【公共课】06年4月人大版“政治经济学”串讲第二章
- 【公共课】06年4月人大版“政治经济学”串讲第三章
- 【公共课】06年4月“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简答(一)
- 【公共课】06年4月人大版“政治经济学”串讲第九章
- 【公共课】06年4月人大版“政治经济学”串讲第十章
- 【公共课】06年4月人大版“政治经济学”串讲第五章
- 【公共课】《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串讲第六章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