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非选择题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说明《孟子。齐恒晋文之事章》中“仁政”主张的具体内容。
37.贾谊《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论证过程采用了何种手法?
38.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39.简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蒹葭》一诗抒发了何种情怀?其篇章结构安排和景物描写对抒情起了什么作用?
41.概述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各部分内容。此诗平淡自然的风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42.具体分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和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五、阅读理解题(本题10分)
4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1)这段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2)文中“珠玉金银”与“粟米布帛”构成何种关系?
(3)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其为物轻微易臧
可能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盗贼有所劝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非选择题】相关文章:
★ 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缓刑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票据诈骗罪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贷款诈骗罪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危害国家安全罪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假想防卫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法定量刑情节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交通肇事罪
- 【法学】刑法学名词解释:正当行为
网友关注视频
-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