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笔记(第四章)(2)
㈢ 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区分
①普遍语法: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
②个别语法: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3、语法现象的分类:
(一)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个部分:
①词法部分(形态学):描字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
②句法部分(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
(二)结构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
①组合规则: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
②聚合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
(三)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
①核心语法层面:句法结构规则
②外围语法层面: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4、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五级或五种)
①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②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③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④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
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
⑤句组(句群、语段和篇章):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
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
5、各个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实际上具有不同的关系:
①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
②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
6、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数量性的(量变关系也可以叫做组成关系)
①语素组一定包含多个语素,词组一定包含多个词,句组一定包含多个句子。
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功能性的(质变关系也可以叫形成关系)
②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
第三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1、语法:
①关于语言形式的规则(语法管的形式不是指语言中所有的形式,而只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那些形式)
② 关于语言意义的规则(语法管的意义也不是指语言中所有的意义,而只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那些意义。)
2、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手段是语法形式的主要类别。
3、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体现的意义。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四章)(2)】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考务考籍】福建厦门2012年4月自考各考点乘车路线
- 【考务考籍】吉林2012年4月自考考场通知单查询
- 【考务考籍】铜陵2012年4月自考新生补摄像通知
- 【考务考籍】南通2012年上半年自考考生注意事项
- 【考务考籍】广东江门2012年4月自考准考证领取
- 【考务考籍】浙江金华2012年4月自学考试考点安排
- 【考务考籍】四川成都2012年4月自考通知单查询
- 【考务考籍】江苏南通2012年4月自学考试考点安排
网友关注视频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