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17
□ 《乌篷船》作品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请特别说明书信体形式的运用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乌篷船》是周作人最著名的散文之一。然而,这又是一篇很难一眼就看出好处的文章。它如一杯明前的西湖龙井,颜色近乎没有,啜之微涩,过后去有余香和回味。
文章写的很平淡,这种平淡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作者的态度上。如开头第一段以淡然的态度写对故乡的情分,很容易让人想起《故乡的野菜》的开头一段。后者全文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的深情,可开头一段却极力说明对故乡并无特别的情分。
作者接着就介绍了乌篷船的用途、种类、结构和外形。在记叙了船本身之后,转而向收信人建议一种坐乌篷船的态度。作者的意见是,因为船速缓慢,乘客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地船行水上的见闻,而是随意地叙写。四周的景物,不过是: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等,没有什么描写、形容的辞藻;行船的夜景呢,也知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省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泊船看戏,则只说:"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实在是够悠闲的!但这种平淡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其用意主要不在于外面的景物,而在怎样去领略那水乡的情韵,从而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语言的简洁、本色是构成本文平淡特色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口语为基本,调以文言的句式和词汇,非常丰富有表现力。
平淡容易流于枯槁,《乌蓬船》却平淡而丰腴圆润。如写三明瓦的形制,观察得那么仔细,显而易见作者是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
书信体与巧妙的描写角度也是文章取得成功的原因。《乌蓬船》最初在1926年11月27日《语丝》第107其上发表时,虚拟了一个叫"光荣"的收信人,当该文收入《泽泻集》时,这个收信人就改为"子荣"了,而子荣则是周作人自己的一个笔名。可见,用书信体写这篇文章完全是从艺术上考虑的。读者可以坐在第二人称作者朋友的位置上,听他娓娓道来,自然会倍感亲切。而随意谈天的口气正深合小品散文这种体裁的特点。
□ 简析周作人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
答: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在艺术上独具风格,他既继承了古代公安派、名士派性灵小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特点,又吸取了外国散文"漂亮"和"缜密"的写法,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①他善于在旁征博引之中自然而然地传授出丰富的知识,充分显示了学者式散文的特点;
②他善于以散淡失的笔法写出浓厚的生活情趣,以冲淡的笔触书法悠悠的感情,于质朴中流露出一种恬淡深长的诗意。
③他善于在寓庄于谐、寓谐于庄中形成幽默感,往往在轻松自如的叙述中表达了重要的思想内涵。
④短小精悍的篇幅,简洁老练的语言,他的小品文大多几百字到千把子、遣词造句恰倒好处,从不罗嗦,体现了一种既简洁明快,又古朴典雅的文风。
□ 《包身工》 作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成熟的代表作,它主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答:《包身工》作为我国报告文学成熟的代表作,为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咱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作品突破了新闻记者的写法,采用典型化手段,对丰富的素材进行了精心筛选、提炼和综合,高度集中地写出了"包身工"的生活真相。作品是作者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搜集到许多材料之后写成的。在众多的材料中,作者经过分析比较,只选写江北帮包身工的情况,因为这类包身工最突出地体现了包身工制度的封建性。作者描写的是包身工群体的非人生活,对她们进行了群像刻画;在显示他们悲惨的共同命运的同时,有突出了"芦柴棒"、小福子的形象,因为她们的凄惨景遇更具代表性。作者的取舍剪裁,达到了真实性和典型性的高度统一。
②作品没有运用以往的就事论事的写法,而是深入地挖掘素材,深刻地结实了素材的重要认识价值和战斗意义。作者并未追求作品的新闻价值,而是细微、深刻地描写了包身工人形机器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一样的悲惨处境,她们一律死灰般的面容,蓝缕的衣衫,在繁重的劳动和野蛮的粗暴的虐待下痛苦无告,甚至丧失了表情和个性,通过对他们非人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痛斥了这种资本主义剥削方式与封建主义管理方式相结合的产物的泯灭人性的本质。这就比一般报道包身工生活情形的文章更真实、更深刻、更具批判性。此外,作者进一步结实了包身工自身麻木、愚昧的弱点,希望他们觉醒过来,团结起来共同反抗这种最残酷野蛮的剥削制度。
③作品是精心结撰之作,使报告文学化了。首先,作品运用了文学的组织手法和结构方法,使零乱的材料有序化、条理化。作品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集中地摄取了她们的居住、起床、吃饭、劳作、放工等场景镜头,穿插交代了她们的身世、遭遇和结局,繁而不杂、散而不乱。其次,调动多种手段,增强文学性。例如,注重细节刻画和场景描绘,使人如临其境;行文中恰当穿插议论、抒情,有贴切的比喻,更有尖锐的讽刺,把20世纪30年代地狱的一角,淋漓尽致地披露于世人面前。
④报告文学往往要求具备一定的政论性。《包身工》在叙述、描写、说明事实的同时,还插入大段的抒情性议论,笔锋犀利,爱憎分明。如开头描写包身工起床场面时,插叙"带工头"如何诱骗包身工及包工头从包身工身上榨取财富等内容。在描写包身工喝粥场面后,又有三段说明性文字,分析东洋纱厂对包身工这种廉价"机器"的需求增加的原因,为增强形象性,期间还夹叙了"芦柴棒"生病而被逼做工的例子。作品末尾几节,作者用大段议论发表感想,从船夫饲养墨鸦捕鱼联想到包身工身受的虐待,发出了愤怒的呼声,无情地鞭挞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并严正警告殖民主义者:"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暗示黎明必将到来。这里,融议论、抒情于一体,使结尾充满战斗性。
⑤描写、叙述、说明、议论的交错使用、完美结合,将生动感人的具体事实、确凿可靠的数字材料、缜密的科学分析、不可辩驳的道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作品有理有据,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量。
⑥《包身工》在处理真实性和思想性、文学性等关系方面取得了成功,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示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6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17】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文学】200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贸知识英语试题
- 【文学】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阅读(二)试题
- 【文学】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 【理学】2015年4月自考财务管理学考点:估价的方法
- 【理学】2015年4月自考财务管理学考点:企业清算
- 【文学】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写作试题
- 【理学】2015年4月自考财务管理学考点:清算的分类
- 【文学】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