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重点讲解(一)
宋代部分复习要点
宋代文体以词和文为主,对于一些经典诗词要求背诵,特别是一些警句,经典名句。作家以欧阳修、王安石、柳永、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辛弃疾、姜夔为主。
篇目的重要性和可能出题方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歌有“欧、梅”,散文有“欧、苏”,词有“欧晏”。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导人物。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与韩愈一脉 相承,重视道统和文统。欧阳修“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宋史?本传》),曾巩、王安石、三苏就是得欧阳修奖掖,显名于世,接受他的影响,成为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力量。
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叙》中称赞他:“论大道似韩愈, 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 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文笔皆纡徐委曲、条达疏畅,语言明白易晓,且针对世事,言之有物。
(一)《戏答无珍》
背诵:“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二)《踏莎行》,背诵。
特色:这首词的上片是写行人的离愁,下片是写行人对思妇的思念。
1暗用典故,情深意长。
2层次递进,韵味无穷。
3以乐景写哀景。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一篇史论。
主旨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采用了对比论证手法。
(四)《秋声赋》这是一篇体物写志的文赋。告诫人们不必悲秋怨秋恨秋,而要顺应自然规律,表现一种超脱的情怀。
1、此文是怎样描绘“秋声”形象的?或具体分析《秋声赋》如何运用铺陈比喻来描摹秋声的?
答:这篇文章里,作者先用风雨、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再从“色、容、气、意”四个角度进行描摹,把无形的秋声写得有声有色,有意有形,从而描绘了一个独特的“秋声”的形象:虽令人感到悚然,感到悲凉,但又气势恢宏。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故称柳七。世称柳屯田。善于填词,以铺叙委婉细密见长。柳词流传甚广,一西夏归朝官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人。有《乐章集》。
(一)《雨霖铃》抒发了离情别绪和身世凄怆之感。
分析此词点染、铺叙的特点。
此词善用点染、铺叙,景深情长,上片的“念去去”是点,点明这次分明是去而又去,远而又远,接着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种景物加以渲染,衬托出“去去”的水远山遥和离情的深沉凝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点,点明离别的时间和气氛,然后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具体形象来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借以烘托伤秋伤别的情感。这里点染、铺叙交织使用,从而化虚为实,把一首深情款款、哀凄感人的叙事曲,写得自晓畅,情事俱显。
(二)《望海潮》,词牌曲是柳永的首创。是一首铺叙都市生活的长调。背诵。据说金主亮闻此歌,遂起投鞭渡江之意。
1、艺术特色:
1)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
2)夸张的笔调。
3)音律和谐。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世称王荆公。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一)《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一首怀古词。
1、分析此词表现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上片写景,热情地赞美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下片怀古,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慨叹,不只怀古,而且警时。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北宋王朝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2、艺术特色:
1)托故喻今。
2)写景如画。
3)典故运用,化用前人诗句。
(二)《答司马谏议书》这是一篇书信体政论文。 了解此文的写作背景。
1、本文的结构特征。
1)直接从“所操之术多异”出发,提出变法的原因。
2)逐条驳斥司马光五条谬论(核心部分)。
3)提出自己变法的目的是为了“膏泽斯民”。
2、艺术特点:
1)书信体和驳论体结合。
2)谦和的应酬和激烈的论辩结合。
(三) 《明妃曲》是一首咏史诗。
1、分析此诗以议论入的特点。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一是由意象式而为议论式,“意态由来画不成”,不仅感叹翻新,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画理命题:“人生失意无南北”,不仅感叹历史人物,同时也是现实人生的写照。这种议论式笔法既使作品曲笔转折,纵横跳跃,又使作品深含理趣,体现了宋人与唐人不同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
2、分析如何塑造昭君形象。
1)形象描绘。
2)侧面烘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重点讲解(一)】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英语(一)》真题练习:词义辨析
- 【公共课】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公共课】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上层建筑
- 【公共课】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杰出人物
- 【公共课】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生产关系
- 【公共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资本周转速度
- 【公共课】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正定矩阵的性质
网友关注视频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