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考点:因特网的基本特征
因特网的基本特征
因特网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集合体,其中包含着全球性的巨大信息资源,能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诸多不同的信息服务。与传统的四大媒体比较,网络新媒体具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
1、优点
(1)兼容性。由于因特网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而家庭、办公室只要拥有一台接人因特网的多媒体电脑就能做各种信息处理和传递工作。在多媒体电脑采用了数字处理技术后,播放VCD、DVD及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就易如反掌。此外,因特网媒体还具有远程图书馆、远程图文音像资料数据库、电子报纸、杂志、网上购物、网上贸易、通信等功能。正因如此,功能单一的电视媒体与其比较就显得过于单调了。虽然有些厂商也有意在电视录音、录像的组合上出过一些产品,但仍然跳不出电视媒体使用上的单一模式。
(2)互动性。互动功能是指信息的传递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因特网上,信息是双向流动的,既可以从媒体到受众,也能从受众返回到媒体,双方的信息传播是相互的。这种传播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模糊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界限,使传者与受者难以区分,因而实现了传受双方地位上的相对平等与自由。受众在传统媒体中接受信息的局限性被完全突破了。
(3)全球性。因特网采用了数字技术,使其成为真正的数字化媒体。在因特网上,无论是文字、图像或声音,归根到底都是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达,这使得信息第一次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获得了同一性。数字化的优越性不仅便于传送和复制高廉量的电视节目,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
(4)存储与检索。因特网上的信息是用比特方式存储的,可以存在磁盘、光盘等通用介质上。一张普通的3寸磁盘可以容纳70多万字,几年的报纸内容可以放进一张光盘中,大大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收藏成本。检索时,只要输入关键字,就可以立即找到相关内容,并通过打印机将需要的内容打印出来。
(5)即时性。因特网媒体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信息简便。因此,因特网媒体可以随时发布新闻,而不必受发行、设备等方面的诸种局限性。
(6)针对性强。大众传播媒介面对越来越挑剔的受众,都在努力地研究受众需求,不断谰整自己的传播内容与方式,以期更好地吸引受众达到相应的传播效果。然而,无论怎么调整,因其信息传播中地位的不对等,加之受众数量的广泛与匿名,传播者实际不可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发布的信息会有多少人注意、有多少人接受或被哪些人接受。因此它们的针对性总是有限的。前因特网媒体的情况则大为不同,首先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交融使参与因特网传播的人成为用户,因特网的用户是固定的,其需求也是固定;另外,用户在发布信息时,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确定的。这都使得因特网的针对性大为增强。
2、缺点
(1)缺乏严谨性。因特网快捷灵活的报道、巨大的信息量,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字斟句酌。网站发布的新闻,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草率,重数量不重质量,以至于使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2)缺乏深度与原创性。一般来说,网上发布的信息,往往少有为之折服的力度和深度,网络仅仅担当了一个信息发布平台的角色,而且,信息的原创性不高。
(3)缺乏权威性。由于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在网络环境里发生了重大变化,任何人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此信息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因为,权威性来自于传播者的信誉度,来自于内容的真实与严谨,而因特网在这些方面有点先天不足。
(4)缺乏规矩。计算机网络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却引发了许多违规案例。
主要有三种:一是侵犯版权,擅自转载其他媒体作品;二是发布虚假消息,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三是在网上恶意侮辱、诽谤造谣、攻击他人或组织。
【2014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考点:因特网的基本特征】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2014年自考毛邓三概论考点: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副词词义辨析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工专)》真题练习:极限的计算
- 【公共课】2014年自考毛邓三概论考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公共课】2014年自考毛邓三概论考点: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 【公共课】2014年自考毛邓三概论考点: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
- 【公共课】2014年自考毛邓三概论考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性
- 【公共课】2014年自考毛邓三概论考点:“两个趋向”的论断
网友关注视频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小学英语单词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