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民经济统计”笔记(8)
第十五章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核算,也就是以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从数量上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全面系统的反应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4、用于国际间的经济比较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前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采用。他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为主线来核算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核算范围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法,由一系列平衡表所组成。
国民帐户体系SNA:它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继而在经济发达国家推行,现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他以全面生产的概念为基础,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纳入核算范围,将社会产品分为货物和服务两种形态,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生产活动成果及其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并注重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的核算。他运用复式记帐法的原理,建立一系列宏观经济循环账户核算表式,组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
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mps和sna都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它们是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下的产物,因而在核算范围、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1、在核算范围上,mps限于物质产品的核算,把非物质生产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sna的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受物质生产领域的局限,因而能完整的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
2、在核算内容上,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sna除核算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外,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3、在核算方法上,mps主要采用平衡表法,侧重每个平衡表内部门的平衡,但平衡之间的联系不够严谨;sna主要采用复式记帐法,通过帐户体系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能更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水平。
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1、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
2、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
3、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符合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4、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符合对国民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和总体平衡的需要。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制过程:
1、理论研究;
2、方案设计。正是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3、试点核算。经过以上一系列的研制工作,《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方案》经国务院组织的论证会正式通过,1992年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向全国部署实施这一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并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决定从1992年起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在1992年至1993年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实现初步过渡;第二步到1995年至1996年基本完成向新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
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导思想: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际上科学的核算方法和有益的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阐明上述指导思想,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实际情况出发,新体系应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貌,为宏观决策和国民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为指导,把马克思再生产基本原理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运用;并吸收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为我所用;这样就能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三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际上科学的核算方法,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部分组成。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采用平衡表和矩阵式平衡表放映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及各环节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分为基本表和补充表两种。基本表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价值量核算的表式。包括: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二投入产出表,三资金流量表,4国际收支平衡表,5资产负债表,五张核算表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补充表设有八张表,也是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种类型:一是不以价值量表现的社会再生产基本条件的核算,包括人口、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平衡表。二是对基本核算表的扩展和补充,包括主要商品资源与使用平衡表、综合价格指数表、财政信贷资金平衡表、企业部门产出表和企业部门投入表。
经济循环账户:采用T形帐户和复式记帐方法,把基本核算表中各种流量和存量的基本指标连接起来,形成一套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帐户体系,系统地描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包括两个层次的账户既国民经济账户和部门账户。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笔记(8)】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举借新债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国债的利率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国债市场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国债的偿还方式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国债的负担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国债的概念
- 【经济学】2014年自考财政学考点:国际税收协定
网友关注视频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