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资料(4)
第四章 国民经济收入循环
1、价格(P)由供给(S)和需求(D)决定。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1)支出法(产品流动法);(2)收入法;(3)增值法。
4、支出法:总需求=消费支出+私人总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出口-进口),即GNP=C+I+G+(X-M)。
5、收入法:总需求=生产要素收入+非生产要素收入
6、从支出和收入两个角度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其二者的关系:
(1)从支出角度看,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
(2)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中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当作储蓄,因而,Y=C+S.
因为C+I=C+S,所以I=S,即储蓄-投资恒等式。
7、流量循环:指各市场主体间的支出和收入的各种流量循环流动的关系。经济主体主要有公众(消费者)、厂商(生产者)、政府、国外部门的国民经济。
8、说明两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
在市场活动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支出和收入的流量循环关系有三方面:
(1)厂商向公众出售“产品或劳务”,公众的“消费支出”流向厂商;
(2)公众必须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从厂商处获得“收入”以支付所购买的消费品;
(3)公众收入中没有消费掉的“个人储蓄”,将储蓄从两个渠道直接或间接地流向厂商:一是公众购买企业股票或债券的直接“投资”;二是公众将这部分收入存入银行,银行将钱贷给厂商的间接“投资”。
9、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一单位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MPC=ΔC/ΔY
10、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11、在两部门经济分析中,当意愿的投资等于意愿的储蓄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实现。
12、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
即:k=1/(1-MPC)=1/MPS
13、均衡国民收入的公式(IS曲线方程):Y=(α+e-di)/(1-β)
14、LM曲线方程:L=(kY-hi)P=i=kY/h-m/h
15、三部门经济中,经济实现均衡的条件:C+I+G=C+S+T,即I+G=S+T.(T为税收)
16、财政政策乘数的分类:
(1)政府购买乘数: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政府购买变动两间的比率。KG=ΔY/ΔG=1/(1-b+bt)
在不考虑税率变动的情况下:KG=1/(1-b)
(2)税收乘数:是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KT=ΔY/ΔT=b/(1-b+bt)
(3)转移支付乘数:是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的比率。KTR=ΔY/ΔTr=b/(1-b+bt)
(4)平衡预算乘数:是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Kb=(1-b)/(1-b+bt)
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边际税率。
17、IS曲线的移动:投资函数或储蓄函数变动,IS曲线就会变动。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增加,根据投资乘数作用,收入倍数增加,则IS曲线右移,移动量等于投资增加量乘以乘数;反之,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左移。当储蓄意愿增加,即收入相同、消费减少,若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投资水平要求的均衡收入下降,因此IS曲线左移。投资、储蓄、政府支出、税收变动会使IS曲线移动,若考虑开放经济,则进出口变动也会使其移动。若增加政府支出,相当于增加投资,会使IS曲线右移。若增加税收,会使企业负担增加,投资减少,IS曲线左移。
18、LM曲线的移动:货币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使LM曲线移动。若投机需求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同样利率水平上投机需求增加,交易需求量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LM曲线左移。若交易需求减少而其他情况不变,交易量所需货币量减少,LM曲线右移。若货币供给增加,在货币需求不变时,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国民收入增加,LM曲线右移。货币供给量可由国家货币当局根据需要调整。
19、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货币供给等措施,使IS和LM曲线向右移动,使均衡点右移,从而增加均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资料(4)】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文学】2014年自考新闻采访学考点:聘特约记者的目的
- 【文学】2014年自考新闻采访学考点:记者的职责
- 【文学】2014年自考新闻采访学考点:记者的修养
- 【文学】2014年自考新闻采访学考点:记者的知识结构
- 【文学】2014年自考心理学考点:创造性的概念
- 【文学】2014年自考心理学考点:想像的概念
- 【文学】2014年自考新闻采访学考点:特派记者
- 【文学】2014年自考新闻采访学考点:地方记者
网友关注视频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