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税法”串讲资料(三)
第二章 税 收 立 法
第一节 税收立法的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近30年,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经历了1950年建立全国统一的新税制、1953年的修正税制、1958年改革工商税制和统一全国农业税制、1973年简并工商税制和试行工商税等几个阶段。
第二节 新时期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
一、1978-1992年的税收立法税制改革的内容:1.通过和颁布了三个涉外税法。2.征收烧油特别税。3.修订公布对牲畜交易征税。4.实行国营企业两步利改税。
二、1993年以来的税制改革(一)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2.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实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4.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5.简化、规范税制。
注意!2003年4月考试题目“试论1993年以来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增值税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以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中的新增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1954年,法国正式提出了增值税这一全新的概念。
二、增值税的特点1.通过税额抵扣仅就增值额部分征税。
2.税负公平。
3.道道征税。增值税实行从生产到消费道道征税的原则。
4.中性。增值税的对增值额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增值税的税率单一,对各行业采取一致税负,因而不会对生产者的生产和决策造成影响。
5.零税率。它可以实现彻底出口退税,有利于产品的无税出口,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二节 增值税的主要法律规定
一、纳税主体
(一)纳税义务人
《增值税条例》第1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根据《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9条规定,企业租赁或者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者承包人为纳税人。税法规定境外的单位和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应以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二)纳税人的分类
按照增值税的征管方式,可将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在境内销售货物或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1.销售货物。销售货物指有偿转让货物所有权。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但不包括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境内销售货物,是指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所在地发生在境内;境内销售应税劳务,是指所销售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境内。这是我国行使属地原则税收管辖权的体现。
2.进口货物。进口货物应列为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3.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但是,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包括在内。
4.混合销售行为。
5.兼营非应税劳务。
注意!2003年7月考试题目“根据我国增值税法律的有关规定,说明什么是混合销售行为及如何征税”
三、税率 我国的增值税税率设计为三个档次,即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对一般货物及应税劳务适用基本税率17%;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文教事业和农民及农业发展等,设计了低税率13%给予照顾;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6%;为了增加出口创汇,发展国际贸易,对出口货物设计为零税率,即出口商品在出口以前所纳的税全部退还。
四、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即按照销售额和6%的征收率(1998年7月1日起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由6%降至4%)直接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注意!2005年7月考试题目“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有何特点”
五、起征点
《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财政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但这里所称的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32条规定了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1.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2000元。2.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800元。3.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50-80元。这里所称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
六、减免规定
《增值税条例》第16条规定了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
7.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8.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增值税条例》第16条所称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游艇、摩托车、应征消费税的汽车以外的货物。
第四章 消 费 税 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目前对特定消费行为不征消费税,只征营业税。
二、消费税的特征
1.选择性征收。
2.单环节课征制。我国对消费税的纳税环节确定在生产或进口环节。个别消费品是在零售环节征收,如金银首饰。
3.税率、税额的差别性。对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但不同档次的消费品,设计的税率、税额都不同,“一物一税”。
4.价内税,具有转嫁性。消费税属于价内税,无论在哪个环节征收,纳税人都可以通过销售将自己所纳的消费税转嫁给消费者。
三、消费税的作用
1.能够正确地引导消费,抑制超前消费,调整消费结构,缓解供求矛盾
2.有利于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可以调节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
4.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2004年7月考试题目“简述消费税的作用”
第二节 消费税的主要法律规定
一、纳税主体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消费税条例》第1条所说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
即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11项特种消费品,可分为五大类:1.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害的消费品,如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等;2.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化妆品等;3.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汽车、摩托车等;4.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5.具有财政意义的消费品,即对较普遍的产品课以消费税,从中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如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
三、税目和税率 消费税共计11个税目,13个子目,共计21个征税项目。消费税税目的设计界定了征与不征的范围,并根据不同的税目设计高低不等的税率,确定各种应税消费品的税收负担,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消费税从3%到45%共设10个档次的比例税率和4个档次的定额税率,共计14个档次的税率。对于那些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差异不大,计量单位规范的消费品,采用计税方便的定额税率,如黄酒、啤酒、汽油、柴油;对于那些供求矛盾突出、价格差异较大,计量单位不规范的消费品,采用税价联动的比例税率,如烟、白酒、化妆品、小汽车等等。
注意!2002年7月考试题目“试述我国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区别”
【2006年4月“税法”串讲资料(三)】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文学】自考“新闻学概论”各章知识点(5)
- 【文学】自考“高级英语”近义词辨析题(7)
- 【文学】自考“高级英语”近义词辨析题(8)
- 【文学】自考“新闻学概论”各章知识点(6)
- 【文学】自考“新闻学概论”各章知识点(3)
- 【文学】自考“新闻学概论”各章知识点(2)
- 【文学】自考“高级英语”近义词辨析题(10)
- 【文学】北京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6)
网友关注视频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