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8)
社会秩序论
他的社会秩序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实证政治体系》一书中。主要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主要研究的社会秩序论。
1、提出的背景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之所以要寻找和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是因为,当时法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动荡和无序是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基本准则。而他认为这种准则的稳定,是保证真正的社会秩序的首要条件。因此他主张要“重建社会秩序”。
2、主要内容
孔德的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1)孔德认为,人性支配人类的活动。他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在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2)孔德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或三重性质。它由情感、活动和智力构成。
情感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情感的发展历史就是人性的利他主义的发展过程。
活动是由军事阶段转为工业阶段的过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变为人对自然的战斗。
智力的历史是从唯物主义向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
(3)孔德强调,人类行为是受情感“支配”与“决定”的。同时,它决定着社会的起源与性质。情感可以区分为利已主义的和利他主义的。
孔德还强调。非利己主义,即利他主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利他主义有三种裹性:(1)敬慕(人与人之间的平等),(2)祟敬(儿子对父亲、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3)仁爱(爱藏与崇敬行为酌扩展),即在人类宗教中发扬光大的“仁慈之受”。人性的这些裹性维持着社会秩序。孔德在说到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关系时指出,人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是利他的,进而发屁成无私和友爱。他说,人类早期是利己心超过利他心。因而野蛮人要互相残杀。资本家之所以要拼命剥削,工人之所以要罢工,进行斗争,社会之所以动乱,其原因就是利己思想超过利他的思想,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利他的思想逐渐有了发展,达到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维持人类社会的共存与秩序。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以家庭为例。
在孔德看来,家庭就是人性中实现利己心和利他心和谐一致的一种形式。也是实现“社会协调”的最基本的方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员基本单位。家庭联结过去和未来,“在家庭里,人类有历史持续性的经验。并掌捏了文明条件,会把物质财富和精神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使得社会得以延续下去。
孔德指出,家庭是人以自然的情爱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初级群体,是两性的结合,又是父母、子女等亲情的结合。在家庭里,兄弟间、姊妹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子女对父母的关系是祟敬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是慈爱的关系,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是复杂的指挥和服从的关系。在家庭里,感情是主要的,智力是次要的,彼此应有合作互受精神,又要有顺从原则。家庭成员从利己的动机出发,结果是既爱自己又爱家人。这样一来。人性中的利己心与利他心两重性达到了一致与和谐。孔德认为,这种关系扩展到社会,社会就可能实现和谐一致。
(4)社会毕竟与家庭有区别。家庭关系是靠家长调节,社会关系则是由政府调节。社会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爱好群居人们的“合作‘。孔德强调。在社会中智力是主要的,人们是在共同的愿望、信仰、倩感、意识、道德规范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合作“的。要是非分明,要公正和公平。各阶级的人们认同现有的秩序。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应从”普遍的爱“、”普追的同情“的原则出发,而绝不应从破坏现有的秩序出发。
(5)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它永远具有使人类集体或个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特点。宗教可以调节人类内部生活,把人类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信仰的支配下,共同生活、共同行动。在孔德看来,正是宗教用无私和仁爱对人们进行格神和道德教育,克服利己思想,彼此友善合作。他说,社会需要宗教,它是一种能巩固和节制俗权的教权。所以,每个政府为使统治和服从神圣化并加以控制都要支持宗教。由此可见,在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中。把宗教看成是人类最高教义,人类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是人类社会“共存和继续”、“秩序和进步”的保证。
(6)孔德还认为,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历史能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语言在人类精种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孔德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语言是人们学习社会规范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把先辈的思想和文化继承下来,传给“新的合作者”,而使社会秩序延续下去。
在孔德看来,社会秩序也依靠与其有关的劳动分工与经济合作。个人进行经济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每个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而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社会联系。劳动分工促进了工业发展,专业化的相应发展也促进了个人主义。同时,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强了。因此,高度发达的劳动分工造成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2012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8)】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理学
- 2020-11-17【理学】“数据库原理”课程学习方法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串讲笔记(第2章)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1)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0)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1)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2)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3)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串讲笔记(第8章)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考务考籍】山东威海2012年7月自考1709人参加
- 【考务考籍】山东青岛2012年7月自考友情提示
- 【考务考籍】山东淄博2012年7月自学考试温馨提示
- 【自考报名】浙江绍兴市各县市自学考试报名及毕业办理表
- 【考务考籍】四川成都2012年7月自考考生注意事项
- 【考务考籍】湖北2012年7月自考“史上最严”堪比高考
- 【考务考籍】山东威海2012年7月自考考场配录像监控系统
- 【考务考籍】佛山禅城区2012年7月自考通知单查询通知
网友关注视频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