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普通逻辑”串讲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1、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2、同一律:(略)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2、偷换概念,3、转移论题,4、偷换论题。
(1)混淆概念:是无意识的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
(2)偷换概念: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
(3)转移论题:是指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议论离开了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
(4)偷换论题: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用某一些论题来暗中代替所要讨论的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
4、同一律的作用:1、遵守同一律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2、遵守同一律有助于人们正确交流思想,3、遵守和运用同一律,在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用公式表示:A不是非A,或“(p^p)”,读作“并非(p并且非p)
6、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错误: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7、矛盾律的作用:保证思维具有无矛盾性。
8、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用公式表示:“A或者非A”或“pV p”(p或者非p)。
9、违反排中律的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模棱两可。
10、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的明确性。在论证中,排中律是间接论证的逻辑依据。
11、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2、要求不同,3、逻辑错误不同。
12、充足理由律: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表述为:p真,因为q真,并且由q能推出p.用公式表示:[q ^(q p)] p.“p”代表其真实性需要加以确定的判断,称为推断,“q”代表用来确定“p”真的判断,称之为理由。
13、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主要有两条:1、理由必须真实,2、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14、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错误:1、理由虚假,2、推不出。
15、充足理由律的作用:用来保证思维的论证性。
【自考“普通逻辑”串讲笔记第五章】相关文章:
★ 2012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串讲笔记(第10章)
热点推荐:
理学
- 2020-11-17【理学】“数据库原理”课程学习方法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串讲笔记(第2章)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1)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0)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1)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2)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组织行为学”分题复习资料(23)
- 2020-11-17【理学】2012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串讲笔记(第8章)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考务考籍】2014年1月龙岩自考考试通知单查询已开通
- 【自考报名】福州自考网1月17日恢复网络报考功能
- 【考务考籍】2014年1月杭州自考毕业证书领取通知
- 【考务考籍】2014年吉林自考停考专业一览表
- 【考务考籍】2013年下半年石家庄自考下发毕业证书的紧急通知
- 【自考报名】宜宾翠屏区2011年4月自考报名通知
- 【自考报名】广西2011年4月自学考试报名通知
- 【考务考籍】2014年青海自考律师专业停考课程表
网友关注视频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