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写作(一)考点:分歧争议
由于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不同,对某个学术问题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有时意见分歧很大,相互争执不下。选择这类选题需要把各种不同意见搜集起来,加以分析鉴别,找出分歧的实质或焦点,釆用新材料、新视角,科学地反驳与扬弃偏颇意见,建立自己的观点,把研究推进向前。
例如,《长恨歌》的主题历来存在争议,张中宇收集了各种意见,加以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新视角,将《长恨歌》与同一题材的《长生殿》,以及唐以来各种文学文本中关于“贵妃之死”的描写,加以比较,写成《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一文,指出:
《长恨歌》这种非大团圆模式结局的文化意义在于:未加“消解”的真正悲剧中,警醒、批评的成分总是主要的。因此,从《长恨歌》的非大团圆悲剧模式可以推断,白居易是要以一段富于传奇性的爱无可挽回的逝去,婉转地表达劝讽主题。从唐以来各种文学文本中关于“贵妃之死”描写的比较来看,《长恨歌》铺陈的血腥场面细致而鲜明,也表明了其深刻而显著的警示意义,《长恨歌》主题并非着意于歌颂或同情。
确立了自己的新观点,将《长恨歌》主题研究向前推进一步。
(五)综合归纳综合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综述类文章,也是很常见的一类学术论文。综述有助于梳理对某问题的研究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例如,张中宇《〈长恨歌〉主题研究综论》系统收集归纳了自《长恨歌》问世以来的各种评论,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摸清了《长恨歌》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是深入研究、撰写《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等论文的坚实基础。
【2015年自考写作(一)考点:分歧争议】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文学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具体可感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艺术概括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理想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审美属性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016-06-28【文学】2016年自考文学概论(一)考点:典型的特征性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经济学】自考“会计制度设计”学习方法
- 【经济学】自考国际贸易复习资料(3)
- 【经济学】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学习指导3
- 【经济学】自考国际贸易复习资料(1)
- 【经济学】自考国际贸易复习资料(2)
- 【经济学】自考“企业管理咨询”详解(15)
- 【经济学】自考“企业管理咨询”详解(18)
- 【经济学】自考“企业管理咨询”详解(21)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小学英语单词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