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10月自考“市场调查”北大笔记(4)
8.座谈会结果的整理与报告
(1)对研究人员有较高的要求
一般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1) 一般的小组座谈会都会有座谈会的笔录,也就是将主持人和被访者在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转化为文字记录。
2) 如果有些小组座谈会并没有文字记录,这就需要分析人员反复观看小组座谈会的录像。
(2)分析人没应该对被访者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类
(3)发现被访者的情况及其回答之间的关系
(4)出具完整的座谈会研究报告
座谈会的报告一般包含下面一些内容:小结、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以及对今后研究的意义这五个部分。
五、小组座谈会的优点:
1.调查人员在座谈进行时观看到当时的情况,获得的信息量大,质量较高,资料收集快、效率高;
2.可以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以便于事后进行分析,进行科学监测;
3.温馨愉快的环境使参加者能畅所欲言。
4.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启发参加者深入探讨问题,并且互动式的讨论,有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听取建议。
六、小组座谈会的缺点
1.被访者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2.对结果的分析可能带有主观性
七、深度访谈是一种针对单个个体的、非结构化的访谈方式。它要求单个被访者对于研究者所关心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受。
使用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被访者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探求其态度和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1.使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1) 所讨论的话题是保密的;
2) 所讨论的话题会令人尴尬;
3) 所讨论的话题比较敏感;
4) 同伴的压力会影响被访者的回答;
5) 被访者是专家
2.深度访谈的优点:
1)深度访谈以对被访者观点的挖掘更加深入;
2)主持人和被访者之间更加容易建立协调关系,因此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更加真实。
3.深度访谈的缺点
1.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
2.深度访谈的成本也比小组讨论高,所以得到的样本量也比较小。
第四章
一、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其中前两种方法与描述性的研究相对应,而实验调查法则是与因果性的研究相对应的。
二、可以从消费者身上得到并借以预测他们行为的信息有三种:
1.消费者过去的行为;
2.消费者的态度;
通常来讲态度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
1)认知的成分-个体对一个客观属性的知识;
2)情感的成分-个体对一个客体的感觉,例如“好”或“坏”;
3)行为的成分-个体对某个客体的行为倾向。
【07年10月自考“市场调查”北大笔记(4)】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2012年自考《英语(二)》每日一练
- 【公共课】2012年自考《毛邓三》每日一练
- 【公共课】2012年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每日一练
- 【公共课】2012年自考《英语(二)》每日一练
- 【公共课】201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每日一练
- 【公共课】2012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日一练
- 【公共课】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每日一练
- 【公共课】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每日一练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