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税制”讲义(4)
4、确定纳税期限是应考虑是什么因素?
在确定纳税期限时应考虑:①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决定。②根据纳税人纳税款数额的多少来定。缴纳税多的纳税人,纳税期限核定短些;反之,纳税期限核定长些。③根据纳税行为发生的情况,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实行按次征收。④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防止偷漏税,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缴纳税款。
确定纳税期限,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这个结算期限,由税务机关根据应纳税款的多少,逐户核定。一般分为1天、3天、5天、10天、15天、l个月一期等几种;二是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应纳税款到了结算期限,纳税人需要有个计算税款和办理手续的时间。一般规定按1个月结算纳税的,税款应在期满后7天缴纳;其余的均在结算满5天内缴纳。
5、减免税与起征点、免征额有何关系?
减税、免税是税法中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减少或免除税负的一种规定。减税是对应征税款减征其中一部分;免税是对应税款全部予以免征。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三、论述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税负转嫁及其方式。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前转。是指税负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也就是指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于商品交易之时,顺利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前转是税负转嫁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前转既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多次完成,通过多次才能完成的前转称为复前转。
2.后转。是指税负无法通过市场买卖前转给买方,而改为向后转嫁给上一环节的生产者或经营者。例如,某批发商纳税之后,由于商品价格下跌,税负不能通过提高价格顺利前转给零售商。所以批发商只好请求厂商降低价格,税负因此而向后转嫁给厂商。一般来说,后转既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多次完成,通过多次才能完成的后转称为复后转。
3.消转。是指纳税人在无法将税负前转、后转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使由于承担税负而造成的损失在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由于这种形式是纳税人自己把税负“消化”掉了,故被称为消转。
四、计算题
1、说明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
计算速算扣除数可以使用计算公式: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 ×(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 +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2、计算以下税率表的速算扣除数。
第一级速算扣除数=0
第二级速算扣除数=1000×(10%-5%)=50
第三级速算扣除数=1000×(15%-5%) +(1500-1000)×(15-10%)=125
第四级速算扣除数=1000×(20%-5%) +(1500-1000)×(20%-10%) +(3000-1500)×(20%-15%)=275
第五级速算扣除数=1000×(25%-5%) +(1500-1000)×(25%-10%) +(3000-1500)×(25%-15%) +(5000-3000)×(25%-20%)=525
第六级速算扣除数=10000×(30%-25%)+525 1025
第二章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税收要素
2、征税对象
3、纳税人
4、税率
5、纳税环节
6、纳税期限
7、减税、免税
8、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9、从价税、从量税
10、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11、直接税和间接税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税收的基本要素和分类。在税收的基本要素的学习中,理解各税种的主要区别在那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赋税人之间又可区别;税率为什么是税制的中心环节;减免税等要素在税制中有何作用。在税收分类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不同税收分类的特点。
第二章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学习建议
在本章的学习中,主要注意掌握重要的概念及其区别。在税收要素中,涉及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等重要概念,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逐一掌握。在税收分类中,除掌握个重要概念外,还需要注意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如直接税和间接税、从价税与从量税等。
【自考“中国税制”讲义(4)】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公共课】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我愿是一条急流》
- 【公共课】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练习: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 【公共课】自考《英语(一)》真题练习:填句补文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对称矩阵
- 【公共课】自考《高等数学(一)》真题练习:拉格朗日定理
- 【公共课】自考《英语(二)》真题练习:填句补文
- 【公共课】自考《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练习:特征值
- 【公共课】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练习:随机变量
网友关注视频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小学英语单词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