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领导科学”串讲笔记(6)
第六章 领导和选才用人
1、人才的定义:对社会发展有着特殊贡献的人
2、人才的特点:
1)创造性
2)历史进步性
3)社会性
4)专业性
5)相对性
3、人才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才也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离开社会存在之外的人才是没有的,因此人才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性的特点。
4、理论型人才的定义:是指从事理论研究并对某一理论论点、体系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如思想家、科学家等。
5、实践性人才的定义:是指从事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科学实验并在三大实践中作出一定贡献的人,如工程师、政治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等。
6、发现型人才的定义:是指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发明的人才。
7、组织型人才的定义: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的人才。
8、德才中的德,是指思想道德品质,主要就是政治素质而言,才是指才能与智慧,主要就是业务素质而言。
9、德才兼备: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即具有较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又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即具有较强的才干和专业知识修养。
10、德才兼备的标准:
1)坚持四项标本原则
2)要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本领和才干。
11、德才标准具体化为四化:
1)干部革命化
2)干部年轻化
3)干部知识化
4)干部专业化
12、任人唯贤:就是按照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选拔任用那些道德品质好并且有才干的人,就是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人才路线即干部路线。
13、任人唯亲:就是按照同自己关系是否密切、感情好不好的标准来选拔任用人才,而不管其德才如何,这是宗派主义的人才路线。
14、选才:就是正确地选拔人才,用人,就是合理使用人才。
15、正确选拔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意义:
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
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选用人才,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
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是否正确的选用人才,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将起着关键作用。
16、人才选拔原则:也可称考察识别人才原则,或称为知人识人原则,它是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
17、考察识别人才必须遵守的原则:
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原则
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原则
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18、人才选拔制度的定义:是指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规章。
19、选举制的定义:它是指通过群众投票表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20、考选制的定义:是指通过公开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21、考选制的优点:选用人才具有明确、客观、统一的标准,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原则,使应考者能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兴趣选择职业,用人单位能根据一定标准选拔所需的合格人才。
考选制的缺点:这种制度只适用于选拔初、中级人才,对于高级人才的选拔,是不可能只凭一二次考试来决定的。
22、荐选制的定义:也称推荐选拔制,是通过推荐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23、荐选制存在的合理性:
1)是种长期被选用的人才选拔制度
2)能够把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
3)有效防止“非人才”进入“人才”队伍
24、荐选制的缺陷:
1)人才选拔的范围内受到限制
2)人才选拔缺乏硬性的客观标准
3)人才选拔缺乏程序化和法制化
25、人才使用原则的含义:是领导者合理地任用和管理人才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6、人才使用原则的基本内容:
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2)扬才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5)五湖四海、宽以容人的原则
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
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
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27、任职制度的定义:对人才的使用必须给予人才一个适当的职位,就种对人才授予职位的过程就是任职,而有关人才任职的程序和规章,则被称为任职制度。
28、免职制度:对人才已有职位予以免除的过程,就是免职,而有关人才免职的程序和制度就是免职制度。
29、委任制:又称任命制,是指有任免权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人才授予一定职位的一种制度。
它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效率高、任命程序简单明了。
它的缺点是:民主监督与依法办事的程序不完善,在任命干部时难免出现感情用事和一言堂的人治现象,造成用人不当。
30、聘任制的含义:用人单位运用合同形式对通过考试考核招聘的人才予以任用的一种制度。
它的优点是:它开拓了人才能进能出的渠道,有利于消除人事制度上长期存在的“铁饭碗”、“大锅饭”、“终身制”等弊病,有利于鼓励竞争,推动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了单位选才用人的自主权,有利于人才的发掘和选用。
它的缺点是:容易造成受聘者的短期行为。
31、人才考核的内容:考德、考能、考勤、考绩
32、交流制度的含义:是指对人才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交流的一项制度,这是当前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3、回避制度:是指领导者的近亲或直系亲属不得与领导在同一单位做有从属关系或有监督关系的工作的一种制度。
34、职务晋升的程序:
1)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来产生预选对象
2)按照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
3)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晋升考核
4)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人选
35、任期制度的含义:是指在领导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中,某些职位的工作员,在职工作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任期届满后其职务、职权、职责自然取消
【2013年自考“领导科学”串讲笔记(6)】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经济学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经济学】2006年4月《资产评估》考前串讲
- 2020-11-17【经济学】自考“电子商务”复习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串讲资料(2)
- 2020-11-17【经济学】07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随堂笔记二
- 2016-06-20【经济学】如何确定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
- 2016-06-20【经济学】2015年10月自考金融市场学考点:欧洲货币
其他最新资讯
- 2023-12-29【自考政策】广西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新增61门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哪些证书可以免考自考相关课程?
- 2020-12-04【免考问题】自考免考有哪些条件?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
- 2020-12-04【综合问题】自考本科需要考多少门课?
- 2020-11-17【综合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0-11-17【经济学】2012年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8)
- 2020-11-17【自考政策】全国自考办领导:未来自考将大力发展网络助学
网友关注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十一)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八)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十四)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十九)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三十三)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二十六)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七)
- 【教材大纲】全国2012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大纲(二十八)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